
桃树褐腐病,也称为灰腐病、灰霉病、果腐病、菌核病等,是由链核盘菌和核果链核盘菌侵染所引起的,主要危害桃树的果实、花、叶片和枝条。该病害在桃树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接近成熟期和贮藏期的果实受害最重,可导致大量烂果、落果。桃褐腐病在中国各桃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中国长江流域,一般先侵染花和叶片,易感病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5月中旬以后侵染枝梢和果实,并反复侵染危害。

为了防治桃褐腐病,应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措施包括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僵果、病枝等越冬菌源,集中烧毁,并深翻园地,将带病残体埋于地下。化学防治则是在花前花后 落花后10天左右 各喷1次优利普25%异菌脲悬浮剂+吡唑嘧菌酯/60%唑醚代森联/苯甲吡唑酯等

抗性灰霉病菌核病褐腐病防治方案15378717347
25%异菌脲+40%啶酰菌胺腐霉利+25%苯甲吡唑酯

此外,桃褐腐病的防治还应包括及时防治桃蛀螟、象甲、食心虫、蜡象等害虫,以及在5月上中旬套袋保护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