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分布于全世界,约6000种,中国约500-600种,该目昆虫因、两对翅为缨翅而得名,该目昆虫一些种类常见于蓟花上,故称蓟马。按照民间常见说法,可分为:黑蓟马、茶黄蓟马、西花蓟马、红蓟马等 全年发生10-12代;双高峰期:11-12月,3-5月;
最适温度:23-28度;最喜湿度:40%-70%;趋性:趋嫩性、趋蓝性、躲避强光。 环境因素:往往在干旱高温的环境下,蓟马繁殖快,危害重。

植食性种类以取食时左上颚针先锉破植物表皮,然后以喙端吸取汁液,被害植物常出现不规则的变色斑点、畸形、或叶片皱缩卷曲等被害状,被害部位有利于病菌的入侵。一些种类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病,如西花蓟马烟蓟马、粗毛蓟马等。 所以,许多蓟马是农作物、林果、蔬菜和园林观赏植物上的重要害虫。

蓟马防控难点: 繁殖快:繁殖速度快,干旱高温的气候下更加快
基数大:蓟马的繁殖快,产卵多,造成基数较大 隐 匿:蓟马体型小,易藏匿,往往于花朵内层取食花蜜花粉,不易受药。
抗 性:因蓟马适应性强,发生时往往基数又大,所以抗性产生的也快。



抗性蓟马终极解决方案15378717347:
5.0%甲维盐(蓟马t效药)+70%啶虫脒+10%吡丙醚
1、触杀+胃毒+强渗透,真正死虫快、持效长。2、全新助剂,只为蓟马高致死率:蓟马接触药液后,两个小时即可见死虫,10小时达到死虫高峰,死虫率90%以上。
3、剂型安全环保、不伤花。


更多蓟马防治问题 欢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