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宴】拜山
接近清明,周日拜山许多人,停车场根本停满,进入口检查有没有带鞭炮,造成小小拥堵,带来的鞭炮也不敢放。有人说闰月清明不宜拜山,所以有不少人提前了。

亲人们又可以聚一块了,天公也做美,不出太阳,雨也停得正是时候,一切都很顺利,终放下心来。

前晚上班时烧酸按错开关,多烧几分钟,既而忘了开排风阀门,酸气醺眼才发现,好在戴了防酸口罩,想想都可怕,不过数据能正常算出,还好,但下班时又忘记收成品,收发提醒搞得紧张一会,当想开车连夜赶回家,发现右后轮锈死动不了,比502粘得还紧,叫来同事帮忙,搞了许久才搞好,这是鼓刹的最大缺点,天气潮湿常下雨时停车超过两天很容易锈死,当时买车时就注意到鼓刹不够碟刹先进,无奈当时预算有限,去年曾出现过一次锈死,坐满人开一下才解开,有一段时间很注意下雨时停车不拉手刹,后来慢慢忘记了,现又来一次锈死,以后平路停车不敢再拉手刹,有位修车师傅说出现这种情况要倒车,如果向前开只有越来越紧,似乎很有道理。

前晚错误连连,对拜山是有些担心,事事都谨慎起来,好在之后都很顺利。

拜山,免不了对先祖的怀念。与祖父相处的时间很少,记忆中最长的一次相处是在雷州,祖父过来住了个把月,那时我读小学,记得祖父教我要大胆地与人相处,估计自己小时候胆小,见祖父如见陌生人。在雷州,祖父差不多一个星期理一次发,赞扬那里理发师水平高,但也感叹那里的人工工费低。那段时间附近村正好请来戏班演戏,祖父喜欢晚上去那地方,但不是看戏,也许听不懂地方话,而是关注地方特色食物,很赞叹狗肉配酒,喜欢单位酒厂的头酒,度数高而香。祖父喜欢拉二胡,曾是戏班的二胡手,父亲继承了下来,常叹弓法不如祖父,祖父还曾是厂队篮球队员,但我印象中祖父瘦瘦弱不禁风的样子。

祖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离世,享年六十七,祖母比祖父小三岁,至零八年离世,享年八十六。祖母十二岁就跟人去泰国打过工,以至于在八十岁时还申请去了一次泰国。祖母六十几岁时做过一次切瘤手术,成功后感谢上帝,加入基督教,同家人吃饭前常要祈祷一下,也常常清晨五点起床走去惠州西湖边锻炼身体。

我与外祖父母相处更少,父母带我们探亲时才见上一面,有印象时外祖父已残废,走不了路,听说六十几岁时上山不幸中风。留下的是外祖父苦笑无奈的脸,煤油炉烧水喝功夫茶与父亲聊天的情景。父亲说外祖父很聪明,许多东西自学成才无师自通,当要大干一番时天妒英才。外祖父也欣赏父亲的勤快,但外祖母很不情愿女儿远嫁。外祖父母都是在八十年代末去世,享年七十三。

现在儿子在四位老人的关注下长大,幸福度不知强多少倍,但人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登录后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