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来的传奇
1月5日清晨,寒风料峭,晨雾弥漫。天脊化肥柘城仓储中心却一大早就开始了忙碌,为春节期间的肥料供应做着储备。而天脊肥料柘城县代理商张松梅也早早的来到了办公室,临近年关,她的田间地头回访工作还没有结束。
“因为今年冬季气温低,小麦冻害比较严重,我们得看看天脊肥料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另外起台镇的丹参和董庄村的韭菜我们也得去一趟,时间不等人,到了年底别出问题,咱得让天脊肥料用户放心。”
开完简单的一场会,张松梅已经驱车出发赶往起台镇。51岁的她与天脊已经结缘30多年,这份情缘在上世纪90年代张松梅父亲手中就已经开始。2012年,她在父亲的手中接过了天脊品牌,开始了自己的农资路。
十年间,她的精力似乎无穷无尽,不间断走地头看天脊肥料田间效果,循环式对客户进行回访,一年300天以上的时间都在路上,她的农资传奇也遍布柘城田间地头。


“张总,你又过来啦。”
“我得过来看看你的丹参用了天脊效果咋样。”
当张松梅到丹参种植基地时,收割机器正在轰鸣。这些天是丹参主人张江华最开心的时候,与张松梅一见面,两人便聊起了丹参的情况。
“今年丹参用了天脊长得真不错,长得又粗颜色又红,相比于去年来说毛须少,能卖个好价”,张江华说到。


张江华今年共种植1000余亩丹参,作为重点回访对象,今年张松梅从张江华丹参种植开始,便不断的进行回访工作。一年十余次的回访,张松梅不仅对张江华的丹参长势了如指掌,也和张江华交成了朋友。
张江华说到:“张总的人品我信得过,不坑你不瞒你,包括病虫害知识和用肥知识她都了解,确实给我帮了大忙。”
在现场我们看到,张江华的丹参棵棵粗壮,一级货能占比40%以上,每亩产量由原来1.5吨提高至2吨左右。据张江华说,天脊肥料一亩地能给自己带来400-500元的增收,千亩丹参便是40-50万的增收喜悦。



与张江华的丹参基地作别,张松梅又来到了远襄韭菜小镇。韭菜是远襄镇大力扶持的农业产业,一年四季都有产出,尤其是以董庄村为引领,这里的韭菜种植历史已经有20多年。


在现场,一位种植韭菜25年的大爷说到:“张总对俺庄的韭菜帮助特别大,来一趟都有一趟的成绩,非常欢迎她来。”
在柘城,张松梅在农资界的口碑家喻户晓,在一次次的下乡工作中,不仅成了年轻种植户的“好大姐”,也成为了老一辈的“知心人”。
张松梅说到:“和咱老百姓打交道,其实无非是交心。好产品加上好人品,你对农户真心实意,农户也就对你真心实意,这是相互的,并且天脊肥料是特殊的肥料,你只有充分认知、读懂它,才能给农户更好推广。”
多年心贴心的交流,张松梅在和农户的欢声笑语中收获了“0差评”的传奇,也为韭菜产业带来了实打实的好效益。


“销”出来的传奇
“0差评”的口碑、一年300天以上的回访、200场左右的农民会,天脊肥料在张松梅的推广中逐渐获得农户认可。自张松梅成为“天二代”以来,通过改良市场结构,将基层门店由150家缩减到60家左右,但天脊肥料的销量却由原先的4000-5000吨直线上涨到每年13000吨以上,并且多年以来一直保持,打响了“万吨县”的名号。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精彩内容,请您持续关注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近期专题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