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菌纲菌物与真菌生理区别与用药联系
细胞壁多聚糖构成不同。
细胞膜
## 卵菌纲病害发病特点
卵菌纲菌物与真菌生理区别与用药联系
卵菌纲长期被农资界认为是属于低等真菌,在杀菌剂的选择上也有专门的一类低等真菌杀菌剂。而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这种分类方式已经属于过去式,在《真菌字典》第9版中 卵菌门——卵菌纲已经被划分到藻界。

———— 关于卵菌纲分类地位演变的教学体会 。(李明春 , 魏东盛 , 邢来君)
图1:卵菌纲菌物与正统真菌生理区别
其中红色部分是个人认为农资应用领域中卵菌纲和正统真菌在病菌防治方面实用的区别点:
细胞壁多聚糖构成不同。
FRAC(全球杀菌剂抗性行动小组)对杀菌剂作用靶标和具体作用位点的分类:

FRAC2017分类
由此对于羧酸酰胺类:肉桂酰胺类:烯酰吗啉、氟吗啉;缬氨酰胺类:苯噻菌胺、缬霉威、缬菌胺;扁桃酰胺类:双炔酰菌胺。因其杀菌作用机理一致,因此其杀菌谱均是卵菌纲病菌,且表现为正交互抗性。
–––羧酸酰胺类 (CAAs)杀菌剂研究进展
细胞膜
真菌抑制细胞膜麦角淄醇,是另一大类杀菌剂的作用原理。而卵菌纲菌物中因细胞膜不含有麦角淄醇,自然也就不存在杀菌剂的作用靶标,因此这类杀菌剂对卵菌纲菌物无效。

FRAC2017
## 卵菌纲病害发病特点
如图1所示,因卵菌纲菌物的后代是双鞭毛游动孢子,其病害的大规模爆发依赖高湿度环境条件。关于这一点,和实际农业生产中雨后防治霜霉病相互印证。
需要额外补充说明的是,细菌性病害的子代也是游动孢子,同样表现出对湿度的高度依赖。因此,高湿度条件下也需要重点预防细菌性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