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有什么作用?如何科学补钙


钙在植物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细胞壁的发育,减少植株体内营养物质外渗、抑制病菌的侵染,提高抗病性,消除体内过多有机酸的危害,促进体内各种代谢过程。
钙的作用

1.促进细胞分裂
钙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构成细胞壁的重要成分。植物缺钙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严重时生长点坏死,极易发生生理性病害。
2. 增强对环境胁迫的抗逆能力
施钙肥,增强了膜的选择性吸收能力,增加果实皮层的厚度和弹性韧性,提高果实抗裂、抗摔以及抗晒能力。还可增加植物对盐害、冻害、干旱、热害和病虫害等的抗性。
3. 防止植物早衰
早衰的典型症状与植物的缺钙症状极其相似。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植物的衰老与乙烯的产生密切相关,而钙通过对细胞膜透性的调节作用可减轻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延缓衰老;此外采后果实的保鲜贮藏性与呼吸强度有关。因而,果实中含钙充足,则膜结构保持完整,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货架期。
4. 提高作物品质延长保存期
在贮藏器官发育初期,如果其中钙含量较低时,细胞原生质膜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糖分、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经韧皮部向贮藏器官中转运,可有效提高果蔬等产品器官的含糖量。成熟果实中的含钙量较高时,可有效防止采后贮藏过程中出现的腐烂现象,延长贮藏期,增加水果的贮藏品质。
5. 钙与病害成反比,钙充足发病率低
补钙能抑制真菌侵袭、降低病害的感染程度,同时还能降低土壤中某些离子对作物的毒害(比如:铵、氢、铝、钠等离子),又能消除植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有机酸的毒害。
6. 调节植物体内pH值
钙能中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形成草酸钙、柠檬酸钙、苹果酸钙等不溶性有机酸钙,调节PH值,稳定细胞内环境。缺钙的危害
缺钙时根系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根短而多,灰黄色,细胞壁粘化,根延长部细胞遭受破坏,以至局部腐烂;幼叶尖端变钩形,深浓绿色,新生叶很快枯死;花朵萎缩;核果类果树易得流胶病和根癌病。钙在树体中不易流动,老叶中含钙比幼叶多。有时叶片虽不缺钙,但果实已表现缺钙。苹果苦辣病、水心病、痘斑病、梨黑心病、桃顶腐病,以及樱桃裂果等,都与果实中钙不足有关。
1、蔬菜瓜果:芽枯病、肉质恶变果、裂果、果肉发硬、脐腐病、厚皮瓜、日烧病或日灼病、空洞果、畸形果、变形果、苦味瓜、粗筋果(黄带果)、果实着色不良、化瓜、僵果、大白菜干烧心等。茄子缺钙前端干瘪或褐腐,芹菜缺钙新叶褐腐,根系发育差等。
2、叶菜类:叶片无法展开,桃、葡萄、西瓜新叶卷须萎缩或褐腐。
3、果树类:痘斑病、水心病、果锈、苹果苦痘病、香蕉果皮开裂、梨树的黑星病、黑斑病、龙眼芒果荔枝橙子裂果、板栗储存期果肉变黑、桃果顶软化、猕猴桃早熟易软等。
4、小麦、水稻:秕粒,花生空壳等。
5、棉花:新叶不能展开,烟草嫩叶卷曲、畸形、枯死,土豆内部褐变不耐储藏。
棉花早期用含钙的肥料能中和棉花分泌的草酸,形成草酸钙,避免棉铃虫的危害;用含磷的肥料喷施棉铃虫卵能使虫卵壳变硬使其不能孵化。
pic
作物为何容易缺钙

1、土壤缺钙
南方一些花岗岩和千牧岩发育的土壤钙含量非常低,如果土壤水溶液中钙的含量低于40-60ppm(百万分比浓度),需要补充钙。
2、交换性钙缺乏
华北、西北、东北西部和东南滨海地区的盐碱土,pH值往往超过9,钠离子丰富,导致钙离子的交换性差,作物吸收不到足量的钙。
3、偏施氮磷钾肥氮钙比例失调,就出现器官长得快但表皮发育滞后,引起生理性缺钙。
钙钾拮抗,植物的根系从土壤颗粒上汲取到钾离子或钙离子等矿质元素,钾离子更活跃,钾多了,钙被植物吸收的机会就会减少。偏施磷肥,降低土壤pH值,钙离子的活跃度就会大大下降,植物能够吸收到的钙离子随之减少。

4、多种元素、多产品混用影响效果同时施用钙肥、磷酸二氢钾之类混用会出现絮凝、沉淀等,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易造成堵塞喷头、滴管等堵塞,因此,在柑橘、苹果等膨大、转色、增甜、提质关键时期,如何才能更简便快捷地补充钙、磷、钾等元素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pic
科学补钙

通常补钙的方式是土壤施肥与叶面(果面)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在酸性以及沙质土壤中,有效钙含量低,作物极易发生缺钙症状,土壤施钙就成为重要的补钙措施。
1、选择合适的钙肥
目前在作物上提倡施用液体钙肥。液体钙肥多采用螯合剂增加稳定性,目前最先进高效的是糖醇螯合技术,糖醇螯合钙不仅能提高钙吸收率,并且可在套袋后继续使用。
2、注意补钙时期
一般应选择在开花坐果期、移栽期、伸蔓期、幼果期、膨大成熟期等作物需钙高峰期,注意少量多次进行直接补钙,补钙方式要做到冲施+叶喷,叶喷时要叶面、果面全覆盖。



登录后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