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化特色强
早在19世纪末荷兰就开始在玻璃温室里栽培蔬菜。起初,玻璃温室园艺集中在荷兰西部的鹿特丹与海牙之间的地区,后来延伸到阿姆斯特丹以南地区的阿斯梅尔,由于人口稠密的西部地区土地面积有限,从而使南部和北部的玻璃温室园艺业集中得到发展。形成这种玻璃温室园艺仅集中于少数地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地良好的基础,那里有供应公司,有合格的人才,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广阔的市场,有发达的交通和通信设施。

专业化程度高
荷兰玻璃温室的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其中用于种植蔬菜的面积为42万平方米,由4400家农场经营,每家农场平均拥有玻璃温室9600平方米。玻璃温室蔬菜的品种繁多,一般是根据消费市场的需求栽种,其中西红柿11万平方米,甜椒10万平方米,黄瓜8万平方米,此外还有草莓、茄子、生菜、菊苣、西葫芦、甜豌豆等。在荷兰玻璃温室蔬菜都是由专业农场栽培的,一般一个农场只种一种蔬菜,这种选择专一品种的方法可以使种植者集中精力专攻一门,在技术知识方面的精益求精既有助于提高产量也可以保证种植出的蔬菜具有较高的品质。
自动化性能好
荷兰玻璃温室蔬菜业发展良好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温室的自动化性能好。种植者得益于供应商在建造玻璃温室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水肥供应,基质、气候、光照、作物育种、种子生产、作物保护、机械作业、内外运输以及分级和包装等方面,都采取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在荷兰蔬菜玻璃温室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计算机不仅能控制水、肥、气候、温度、湿度、通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而且还能控制温室中的日射率。在阳光太强烈时,遮阳帘便会自动放下;在湿度不够时会自动喷雾;在分级和包装系统中光学传感装置取代了人眼。

生态化要求严
荷兰的消费者是苛刻的,他们要求玻璃温室蔬菜是在尽可能无污染的环境下种植出来的,而荷兰政府也推出一系列政策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荷兰,玻璃温室生产的蔬菜在政府环境意识栽培法(MBT)的指导下种植,以生物防治保护作物为基础,只允许使用无毒的化学农药,凡参加MBT的种植者都要在种植过程中记录有关化肥、作物保护产品和能源以及水的使用情况,自觉地将植保化学制品的使用量降低,在温室中采用土栽法种植的一般都采用蒸气对土壤进行熏蒸以除去有害生物。

一体化运转服务佳
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种植者与作物繁殖商、贸易商以及研究推广服务的单位共同实行一体化生产链的综合控制,以完善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渠道,他们达成有关生产方法、运输、检验和职责分工等方面的协议。
荷兰研究、推广服务和教育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其玻璃温室蔬菜生产的一大特点,从中专到大学,在农业教育的不同层次中,只要是涉及到玻璃温室蔬菜的栽培,就会设定名目繁多的栽培和贸易专业课程供学习者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