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果农在施肥后1-2周发现树体大枝或整树的嫩叶及芽萎缩、干枯,花及幼果萎缩脱落,背部条状树皮出现水渍状溃烂,严重时整个大枝全部死亡甚至整个树体死亡。出现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肥料烧根。

春天根系休眠结束,根细胞活力增强,生长速度加快,根表皮幼嫩,此时对肥料较为敏感。肥料容易在果树根系局部区域内形成高盐环境,可对根输导组织及根系造成损伤,从而阻断养分供应,相对应的枝条就开始干缩,死亡。
俗话说“一枝对一根”,并且大根的延伸方向一般与对应大枝的方向是一致的。大枝出现上述问题,对应的大根就会变褐、变黑甚至腐烂。北方桃树最容易出现肥害,其次为苹果、橘子、柚子、梨、葡萄、板栗、枣树等果树。
避免出现肥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正确选择施肥方法
目前在果树实际施肥中种植户多采用穴施法 (在树体周围4个方向挖4个穴)、放射沟、环状沟施肥法或全园撒施翻地施肥法。果树施肥最好结合腐熟土杂肥施用。采用环状沟、放射沟施肥时注意不可施的过深或距离大根过近;放射沟施肥不要在大根的延伸方向施肥(可对照大枝的方向),最好在大枝间施肥;不可重复施肥(施肥区域要每年变化);施肥部位不可离主干过近。

正确选择肥料
按照肥料的稳定性和肥料对果树的作用,出现肥害事故的几率大体是碳铵、氯化铵、硫铵、未腐熟的农家肥、氯基复混肥、氯基复合肥、硫基复混肥、硫基复合肥。
施肥后出现肥害,及时补救
要避免更大的损失,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拖延救治时间。肥害发现要及时,在表现肥害症状的枝条延伸方向寻找对应的大根,如发现根上部分变黑腐烂,可用刀具刮除;如根部腐烂严重,可切掉受害部分,腐烂到主干可以从主干部将根切断,并晒根1-2天,特别要注意避免大水灌。
尿素的“罪过”
尿素是最经常使用的肥料之一,也是农作物健康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不能缺少的三种大量元素之一,很多人也非常热衷于使用氮肥,但正所谓过犹则不及,任何营养过量也都会造成诸多危害。尿素使用量超过特定量时,不仅会导致产量以及品质降低,还将会在土壤中产生有害的物质。
经过专家论证,尿素是一种速溶、速效氮肥,溶解后的尿液一部分在尿素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挥发掉,而另一部分随灌溉水或雨水淋失,进入土壤深层或流入江河。因此尿素利用率不足35%,不仅造成投入的浪费,而且严重地污染了环境。

一、施用过多的氮肥,将会导致土壤氮素过剩。会造成农作物的细胞壁变薄,组织变得柔弱,造成作物旺长,茎蔓变粗,叶片变大且薄,比较容易折断。
二、农作物吸收大量的氮元素,叶片将会过于肥大,植株间郁闭,致使通风透光能力降低,致使农作物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下降,农作物的呼吸旺盛,会提高光合产物的消耗,降低干物质积累,导致减产。
三、施用过多的氮肥,作物的抗逆能力降低,极易感病虫害与遭受冻害影响,尤其是容易感染病毒,如流胶病。
四、过量的施用氮肥,会降低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果实成熟变慢,颜色出现不正,产生畸形果,导致花芽分化率下降,营养生长出现过剩,座果率比较低或是不会座果。
五、施用大量的氮肥,土壤水溶氮含量会非常高,极易转化成氨气或是硝酸气体,从而不断地从土壤中释放到作物的生长环境中,导致氨气或是硝酸气体出现中毒。
六、大量的施用氮肥,还将会使土壤酸化、盐碱化加剧,造成果实中的钙、镁等营养成分明显的降低,通常会产生缺钙、缺镁症状。

因此市场上急需新型氮肥的出现,能够提高氮肥的利用率,例如市场上的进口高氮水溶肥,含量足,易吸收,提高作物生长。
多年来,国外将硫、锌作为作物营养吸收能力的两大重要元素,他们称氮、磷、钾、硫、锌是农作物五大营养要素。大量的研究表明,锌和硫经有机化后有利于作物直接吸收,营养成分被作物吸收的有效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35%以上。对比实验表明,施用含硫、含锌尿素作用的产量明显高于施用普通尿素作物的产量(增产10-15%),可使用市场上的螯合锌肥,不会与其它元素产生拮抗作用,营养多、吸收利用率高。
http://m.hahe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