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销售已正式步入竞争“白刃战”时代,疯狂砸价让很多农资同行有种世界末日之感,利润在降低、心在滴血,强忍着伤痛却又不得不随波逐流。
传统观念认为,利润不够销量来凑,然而,在同行们刀刀见肉的短兵相接中,即便拉低了农资整体价位,农资销量想得到显著上升,反而比以往难度更大了。
传统营销手段已经失去威力,这也是价格战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同类产品中,貌似只有最低的价位,才是促进农资销量增长的唯一途径,在这种大环境下,农资市场一地鸡毛也就不奇怪了。

价格战拼的是利润,而利润又是以消减市场服务为代价,长此以往,作为农资终端使用者来说,并不见得是个好事儿,可以说,恶行竞争是一种三输的局面(农资生产企业、农资经销商及农户)。
不过,当今农资市场也不完全是一片黑暗,很多有头脑的经销商,依然通过合理的战术应用,有力地缓冲了价格战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抢得了主动权。
战术一:销售心理战
据乡镇农资经销商万红斌介绍,心理战其实就是人情世故,无论营销模式如何演变,始终都是要和人打交道,所以,先做好人再做生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地农资店在销售过程中,有赠送蔬菜种子的习惯,如果有同行三人前来农资店,其中两人形成了购买行为,那么未形成购买的农户到底送不送呢?不送,就很可能失去一个潜在客户,送,就可能让其心里得到满足,用几角钱的成本维护一名潜在客户,无论怎么算都是值得的,但就这点细节,却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
还有人说,维护客户不是请客送礼,不是靠农资赊销,在日常经营中,充分赋予用户认同感,就会让顾客拥有归属感。

人人都会说顾客是上帝,但是在和顾客打交道的过程中,度的把握才是最难的,过分热情,会让顾客形成不切实际的欲望,一旦不能满足,非但形成不了购买力,还会影响日后的声誉;过于保守,又不能达到促进顾客购买力的目的。
所以,大家还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将销售心理战发挥到极致,从而达到促进销量的目的。
战术二:媒介宣传战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电视、报纸及墙面广告等传统媒介逐渐失去了威力,所以,对新媒体的合理运用,就成了促进产品销售的利器。
万老板还介绍,如今很多新媒体都是助销的得力助手,而且还免费,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玩好了还有收益,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万老板有晨跑的习惯,做农资虽累,但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晨跑的过程中,他也不忘留意田间庄稼所发生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他都会用短视频录下来,用农业技术的模式给农户普及科学种田的知识,日积月累,他的短视频不但吸引了当地种植户的关注,很多外地的种植户也成了他的粉丝。
如今他不但在当地形成了影响力,日常经营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每天为外地粉丝配送农资,让他多了一条农资经营渠道。
短视频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粉丝群体针对性强的特点,一旦操作得当,绝对是农资人得力的销售小助手。

战术三:技术攻坚战
技术服务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农资经营中所占的地位却是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随着农作物种植模式的转变,经济作物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农资经营企业,经营思路也要适时作出调整,一旦与市场脱节,也就与顾客脱节了。
面对当地新出现的经济作物,农资人本身就是农户的依靠,农户种植中出现问题,哪家农资店能给予更好的解决方案,哪家的农资经营就能火爆,道理很简单,想做到这一点很难,这需要农资人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走在农户的前头,让技术服务优势转化成经营优势。
战术四:综合服务战
如今的农资经营,早已不限于农药种子化肥经营模式了,新时代的农资经营,已经在此基础上拓展至农膜、滴灌、农机具等便农服务中心,就像一位农资零售商所言,“但凡是农户需要的,我这里都能充分满足,但凡是市场有需求的,我这里都能提前准备。”
农作物服务可以有针对性,但农业服务项目必须要齐全,今后的农资竞争,早已不单是农资产品的竞争,而是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谁能帮农户解决更多的问题,谁就能在农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佰秀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