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裂果可谓是令广大果农相当头疼,前期没事,非等到葡萄快收获了,成熟上色了,它裂果了。今天,一亩园就就和大家聊聊葡萄的裂果问题。本文已发表在《果农之友》题目《葡萄裂果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大家想看的也可以下载下看看。文章分四个部分,葡萄裂果的危害、葡萄为什么发生裂果、葡萄发生裂果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防控葡萄裂果的发生,文章约2800个字。大家可以暂时收藏起来,以后需要的时候再翻出来瞅瞅!
裂果有什么危害?
葡萄裂果发生的时间多在葡萄着色期至采收期。葡萄裂果有三种类型,从顶部开裂、从蒂部纵向开裂、少数环形开裂。
葡萄裂果防治措施到位可控制在 5%。而如果防治不当,田间管理措施不科学,尤其遇到环境不配合,如成熟期遇突然降雨,裂果率会大幅提高,超50%。
葡萄裂果,裂痕会逐渐加深,果皮裂开、果肉外翻、果汁溢出,慢慢腐烂、发霉、变质、不能食用。裂果较轻的,果穗会因裂果残缺不齐、难看,商品性能降低。重者,裂口处容易招致苍蝇、金龟子等害虫危害,同时易受到腐生菌侵染,变质霉烂,而且容易诱发整串葡萄感染酸腐病、灰霉病等细菌性或真菌性病害,造成整穗失去食用性和商品简直,经济效益受损。
葡萄裂果发生的内在机理
葡萄裂果分生理性裂果和病理性裂果!
葡萄以柱头痕为中心进行分裂,以放射状向周围扩展而进行膨大,如果葡萄果皮韧性强、抗拉性大,果皮保持与果实稳定增大,葡萄就不会裂果。但果皮强度和韧性经常会随果实成熟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果皮组织变得非常脆,若遇田间管理不当,气候不适、土壤干湿巨变,很容易造成果肉细胞迅速膨大,超过果皮膨胀速度,从而导致葡萄生理性裂果。
如果葡萄颗粒上发生病虫害,从而造成部分果皮组织坏死、硬化,果皮分裂生长停滞,而果肉继续生长膨大,从而造成葡萄病理性裂果。
葡萄裂果主要由哪些因素影响?
- 首先是葡萄品种
- 土壤干湿度剧变
在露天栽培中,葡萄成熟期突降暴雨是葡萄裂果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北方地区降雨多集中在7、8、9月,葡萄成熟期正好与土壤水分多变期重叠,是防治葡萄裂果的极为关键的时期,要引起重视。
- 施肥不当
钙缺乏也是导致葡萄裂果的一个原因。刚开始种植葡萄的果农,往往会忽视钙肥的作用,只注重NPK的施用,而忽视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土壤中中微量元素含量很低,需要及时补充。由于中微量元素很低容易被土壤固定,失去活性,建议补钙等还需叶面喷施比较好,或者秋季施肥时候随着有机肥施入,以提高活性。
- 修剪不科学
粗放式管理,过度追求产量,过多留穗留果,导致葡萄植株负载量过大、结果过多、叶果比变小,会引起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果皮薄、果肉脆、韧度低,导致裂果。
葡萄大穗品种一般坐果好、穗大粒多、果粒着生密集,疏穗疏果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葡萄果粒生长空间不足,相互挤压变形,果皮接触部分变薄而容易裂果。
- 生长激素使用不当
- 病虫害危害
怎么才能有效预防葡萄裂果?
- 品种选择
- 加强水分调控
可采取地膜覆盖、果园生草等农艺措施,抑制土壤水分过度蒸发,防止降雨后短时间内积水过多,确保了土壤墒情稳定,防止裂果效果显著。
- 科学施肥
- 加强综合栽培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定梢、抹芽、摘心、除卷须、绑蔓等,调节枝叶密度,保持果园通风透光良好,提高果皮韧性。
有条件的果园可以采用避雨栽培模式,搭建避雨棚,割断雨水与葡萄植株、果实的直接接触,保证根系周围土壤湿度保持相对稳定,可有效控制病虫害和裂果的发生。
慎用生长调节剂,膨大、坐果等处理时要正确掌握生物调节剂浓度、用量和时间。易裂果的品种严格控制乙烯利、赤霉素的施用。
- 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体来说,葡萄裂果受品种、施肥、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年份、地块,甚至同一地块不同植株也存在差异。为了有效预防裂果的发生,我们要根据葡萄的栽培品种,分析各种影响葡萄裂果的因素条件,找出主导因子,重点措施、综合防控。大家也要注意,特别在葡萄上色-成熟期,大家要多跑、勤查,发现裂果及时剪除,防治病果烂霉变而引发其它病害。
来源:头条号/一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