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实际生产中,人们根据小麦种植期的不同将小麦分为了冬小麦和春小麦。我国地域辽阔,基于《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小麦产业发展特点,将小麦产区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大小麦优势区。
表1五大小麦优势区
区域 | 省份 | 特点 |
黄淮海小麦优势区 | 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山西中南部 | 1.优质强筋、中强筋小麦。 2.种植制度: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为主,或小麦-大豆进行轮作。 3.10月上中旬播种,5月底-6月上中旬收货。 4.优先发展面包、面条、馒头、饺子粉。 |
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 | 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 | 1.弱面筋小麦。 2.种植制度: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 3.小麦10月下旬-11月中旬播种。 4.适合加工优质饼干、糕点、馒头。 |
东北小麦优势区 | 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 | 1.硬红春小麦,生态条件与加拿大、美国等强筋小麦生产地区相似。 2.种植制度:一年一熟 3.小麦4月中下旬播种,7月下旬-8月下旬收货。 4.适宜发展优质面包、面条、馒头。 |
西北小麦优势区 |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全部及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 区 | 1.强筋、中筋小麦。 2.种植制度:一年一熟。 3.冬小麦9月中下旬播种,6月底-7月初收货;春小麦2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8月下旬收货。 4.适宜发展优质面条、面包 、馒头。 |
西南小麦优势区 |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 | 1.筋小麦兼顾弱筋小麦 2.种植制度:水田稻麦两熟,旱地小麦/玉米/红薯间套作 3. 10月下旬-11 月上旬播种,5 月中下旬收获。 4.发展馒头、面条优质专用小麦。 |
我国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
我国小麦田杂草种类繁多,麦田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以上,损失产量占小麦总产量的15%。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1. 与小麦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养料、空间和光照。
2. 充当病害的媒介,为病虫提供场所,增加了病虫害的传播和为害。
3. 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杂草分布为:
表2 麦田杂草群落分布
区域 | 种类 |
淮河以南 | 禾本科: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雀麦、早熟禾、硬草、棒头草、罔草 阔叶杂草:猪殃殃、婆婆纳、碎米荠、酸模叶蓼、 |
淮河流域 | 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多花黑麦草、棒头草、画眉草、猪殃殃、婆婆纳、田旋花、播娘蒿、刺儿菜、麦家公 |
晋陕高原 | 藜、刺儿菜、独行菜、卷茎蓼、狼把草、鸭跖草、野燕麦、稗草、绿狗尾草、天蓝苜蓿、模叶蓼 |
川云贵、青藏 | 野燕麦、大刺儿菜、卷茎蓼、藜、猪殃殃、田旋花、薄蒴草 |
甘、宁、蒙 | 田旋花、大刺儿菜、芦苇、苣买菜、藜、野燕麦 |
小麦田主要杂草识别(部分一)
正确识别杂草是科学防控的基础,由于杂草种类多,以下简述主要杂草的识别。
首先认识叶舌、叶耳、叶鞘,以便更好的识别杂草。

图1 禾本科叶舌、叶耳、叶鞘
禾本科杂草:[list=1]

雀麦识别:苗期,无叶舌,叶片与小麦相比细而窄有白色长绒毛,根茎红褐色。芒自先端下部伸出,成熟后外弯,麦穗像水稻一样。
野燕麦识别:叶片较小麦叶片大具绒毛,根茎白色,叶鞘部位为红色,无叶耳。麦穗的尾部像燕子尾巴一样。
节节麦识别:幼苗暗绿色,根茎淡红紫色,叶片疏生绒毛,叶鞘边缘长纤毛。根部有桶状的种子。成熟时麦穗一节节。
2. 多花黑麦草

多花黑麦草识别:秆直立,叶鞘疏松,叶片扁平,无毛,表面蜡纸浓绿,俗称“油麦”。
2. 看麦娘

看麦娘识别:秆少数丛生,茎秆和叶鞘呈紫褐色,叶形纺锤形光滑无毛,开黄色小花。
日本看麦娘识别:幼苗跟看麦娘非常类似,相对看麦娘叶片更厚,颜色略深,开白色小花。
3. 硬草

硬草识别:秆簇生,叶鞘平滑无毛,无叶耳,叶片线状披针形,无毛,颖果纺锤形。
4. 罔草

罔草识别:叶鞘略显紫红色,叶舌白色膜质呈三角形,叶片比看麦娘宽1倍,开花时呈辣椒籽形状。
阔叶杂草:
1.猪殃殃

猪殃殃识别:多枝、蔓生或攀援状草本。茎:四棱;叶:4-8片轮生,近无柄;花序: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有黄绿色小花数朵;棱上、叶缘及叶下中脉均有倒生小刺毛。
2.繁缕和牛繁缕

繁缕和牛繁缕识别要点:繁缕是一年生,牛繁缕是多年生;茎:繁缕茎是绿色,牛繁缕茎是紫色;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顶端尖,全缘,牛繁缕叶片比繁缕更宽更长且叶柄有毛;花序:聚伞花序,花瓣白色,长椭圆形。
3.婆婆纳

婆婆纳识别要点:铺散多分支草本;叶:2-4对,叶片心形至卵形,2-4个深刻的钝齿,两面白色长柔毛;花序:总状花序,花萼裂片卵形,花冠淡紫色、蓝色、白色。
4.荠菜

荠菜识别要点: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主根瘦长,白色,分枝;茎:直立,分枝;叶:根生叶丛生,羽状深裂,茎生叶长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顶部线形,边缘有缺刻;花:花朵数,顶生总状花序,花瓣倒卵形,4片白色,十字形开放。
小麦田杂草化学防治
1. 可采用“封+杀”结合的除草方式;
2. 不同机理除草剂轮换使用及混用;
3. 常见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和茎叶除草剂(表3)。
表3常见小麦田除草剂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 | ||
类别 | 除草剂 | 特点 |
取代脲类 | 绿麦隆 | 均可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
异丙隆 | ||
磺酰脲类 | 绿磺隆 | |
甲磺隆 | ||
三氮苯类 | 扑草净 | |
酰胺类 | 吡氟酰草胺 | |
茎叶除草剂 | ||
类别 | 除草剂 | 时期 |
芳氧苯氧基丙酸类 | 精噁唑草灵 | 小麦2叶期到拔节期均可施用防除禾本科杂草 |
炔草酯 | 小麦3-4叶期至返青期防除野燕麦、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注意施药田间温度和湿度不宜过低 | |
苯基吡唑啉类 | 唑啉草酯 | 防除禾本科杂草 |
ALS类 | 甲基二磺隆 | 冬前冬后小麦返青后拔节期均可施药 |
磺酰脲类 | 苯磺隆 | 小麦2叶期至拔节期 |
吡啶羧酸类 | 氯氟吡氧乙酸 | 小麦冬前返青期或分蘖盛期至拔节前期 |
腈类 | 辛酰溴苯腈 | 小麦3-5叶期 |
二苯醚类 | 乙羧氟草醚 | 小麦3叶期以后 |
三唑啉酮类 | 唑草酮 | 小麦3叶期以后 |
参考文献
1.张迪. 小麦田主要杂草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究[C] 南京农业大学
2.杨建仓. 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C] 中国农业科学院
来源:磊子侃农药
作者:陈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