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502阅读
  • 0回复

[企业事务]《中国农资秀》315媒体聚焦推出新闻:农资打假,不需要“血的代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粒歌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3-13
“他们多么精啊,骗咱老农民还不好骗?”

“就俺北边胡同的老两口,去年买了假肥料,前头长得挺好,到后头白瞎了。”

“谁刚开始知道它是假的,我要是知道假的他们还骗啥?”

《中国农资秀》栏目在出差采访时,团队每个人都会问种植户这样一句话:“您之前接触或施用过不合格产品或者假肥料吗?”

可有可无的一句拉家常。

但几乎所有接受我们采访的农户都要想一会儿,有些不好意思的从嘴里说出两个字:“有过。”

好像错的是受害者,是习惯了沉默的农民。

种地避不开农资,农民避不开卖假农资的人。他们一阵风留下一袋袋算不上肥料的肥料,一阵风又卷走皱巴巴的血汗钱,难以触摸他们的踪迹。

农民像这片土地一样朴实。在他们眼里,假农资就和遇到的旱涝自然灾害一样,谁这一辈子都得遇上几次。施用之后毁坏庄稼,农民为保住收成极尽办法之后,一声叹息,默默的又开始了以往的生活。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农民,这个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又该如何发声,保障自己几亩地的权益呢。

难道农资打假这场仗,非要付出血的代价?



[color=rgba(51, 51, 51, 0.45)]

骗术升级和认知停滞
[color=rgba(0, 0, 0, 0.8)]
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肥料由计划转向市场的迭代迎来了飞速发展。

但在化肥市场繁荣向好的另一面,农资骗术也在不断升级。

“他们来了一帮子人,说的效果可好了,比俺之前买的肥料还便宜,这些东西上到家东那片二亩七分地里去,棒子全都不肯长棒槌子了,我才知道上的不是好东西。”

与农药不同,验证化肥的好坏、真假需要更长时间。地里有了虫子、杂草,背上喷雾器打遍药,第二天就能看到有没有效果;但化肥却得隔段时间看作物长势行不行,哪怕前期长得旺,心里看着美,到了后期见不着收成的时候,追悔莫及,为时已晚。

下乡宣讲、听课培训、车接车送、请客吃饭、海量礼品、塞单订购、拿钱拉货,然后就是卷钱走人、满地鸡毛……

他们吸收了正规农资厂家的模式,却有着比真肥料便宜的优势:买10包送4包、150元一袋的肥料现场订购每包立减50,然后每袋肥料“含泪”骗走农民辛辛苦苦卖粮、收果换来的80元。
他们有着专业的话术,作案前几天在“村口情报中心”骗取农民信任,一传十十传百,一个陷阱就这么描上金边、放上肥肉、拴上套索,一步一步的做了起来。

汗珠子摔八瓣,抵不过专业忽悠团满嘴的火车,有些人抓住了农民的朴实钻了空子。

随着土地流转,大农户和新农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懂技术,知道怎么辨别假农资,也知道中微量元素的作用,更知道以这种市场价格不可能是好东西,但这总归是农民中的“凤毛麟角”,大多数农户对肥料的认知依旧停留在简单的氮磷钾的身上。

“含量高不就是好吗?再说了还便宜,不买他的买谁的?”

农户们知道土里找钱不容易,过日子需要节俭,赶大集时因为一毛钱的菜价都要吵的尘土飞扬,对于假冒伪劣肥料便宜的价格,增产提质的夸大其词,确实有些难以抵挡。

春耕正劲,老百姓这些日子见面拉呱的焦点,毫无意外的就是肥料怎么选购。骗术的升级和农民认知的停滞,逐渐将上当受骗的防火墙凿开了窟窿,怎么堵上是个难题。



[color=rgba(51, 51, 51, 0.45)]

一句“差不多”带来的难题

2022年,我们在拍摄时遇到了一位产粮大县的农资经销商,工作结束坐在他的店面聊天时,他向我们说到:“农资人做市场,得时时刻刻睁大眼睛看着自己的良心卖产品,要是让他们减产,他们只会说一句差不多,到我这里可就是减功德、黑良心的事。”

“差不多”是农户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庄稼长得怎么样?”

“今年收成行不行?”

“差不多。”

到底差多少,只有卖肥料的经销商知道。

以小麦打个比方,假设每亩1200斤算作当地正常产量,好的产品能为农户带来200斤增产,农户会承农资经销商的情;如果给农户提供劣质产品,让小麦减产200斤,农户不会因此而怪罪农资经销商。因为大部分农户不是分斤两来计算产量,而是论差不多。

“尤其是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你偷农民的产量,农民却不知道,甚至买完还得感谢你,因为你卖的东西便宜。”

味道很浓重的强盗理论。

但对肥料与作物产量并不锱铢必较的“差不多”,却助长了假冒伪劣农资的气焰,也阻碍了正规厂家肥料的推广工作。

他们行骗时,抓住了农民“差不多”的心理,知道大部分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庄稼人不太会维 权,不会因为买不对所谓的“肥料”跑检察院、报警、投诉,于是他们和那年大雨一样,愈发气势汹汹。

长此以往,农户也会对正规农资经销商开展优质肥料推广冷眼相看,“恶狼”们收完钱走的匆匆,却苦了扎根在当地的农资经销商。



[color=rgba(51, 51, 51, 0.45)]
农资“真假美猴王”

“父老乡亲们,我的爸爸妈妈们,我们今天过来就是送福利,厂家赔钱,我们卖吆喝,这款肥料里头添加了氮磷钾钙硫铁……”

恨不得夸大到一袋肥料把整个元素周期表背出来,典型的坑爹行为。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功能性、专用型肥料产品出现在村里,施用在地头,所富含的各种有益元素对庄稼生长有明显效果,但这也让“六耳猕猴”们找到了坑骗的“商机”。

包装袋贴上欺骗性名称,任意夸大肥料作用,全元素、多功能、全营养层出不穷,好像他们的“肥料”是庄稼的灵丹妙药,不用就是你吃了大亏。

不合格或普通肥料包装成各种各样的专业功能性肥料,实际配方跟普通化肥一样甚至不达标,生产成本降低,但销售价格又高了起来,不良商家里外里赚钱。

有序的农资市场被“六耳猕猴”搅得混乱不堪,但农民却没有如来佛祖的本事。

“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从家里种地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妇女,基本他们说啥就信啥,但凡是你有一点不信他就给你做试验。”

遇水变色、燃烧冒白烟……简单的化学反应,成为了他们坑农害农的工具,吹嘘肥料效果的同时也不忘抓紧让农民订货,饥饿营销这一套被不良商家玩到炉火纯青。

施到地里没有效果,庄稼和没用肥料一样,还有甚者出现死苗死棵的现象。前几年在石榴之乡会理的一个村子,因为不良商家推销所谓“大量元素全功能营养肥”中的缩二脲含量超标,不少农户用到地里后,长了好几年的石榴树落叶,最终导致石榴颗粒无收,死棵现象大有发生。幸好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抓住了作案团伙,这才补回一些损失。

但像这样流窜作案的团伙,抓不到的几率会更大一些。大部分上当受骗的农户,除了骂两句出出气,对毁坏的庄稼来说于事无补。

山东的一位农户说到:“过年俺儿回来的时候都数落我,说我咋能上这么低级的当,我当时想的是肥料里面啥也有,省事也省钱了。”

只有老年机,刷不到最新咨询,包装袋上即使有显而易见的假二维码也扫不了,“真假美猴王”遇不到佛祖,施到地里在“取经路”上验证,“六耳猕猴”便会打你个措手不及。

当劣质肥料占领市场,农户失去对功能性肥料的信心,这是对脚踏实地推功能性肥料的最大伤害。



[color=rgba(51, 51, 51, 0.45)]

“吸血鬼”的末日何时到来

吸完农民的血汗,顺便把农资市场扰乱,无恶不作是他们的代名词。

农资打假这场仗,需要有一方彻底倒下,且必须是假冒伪劣产品,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能再发生在田间地头,这不仅关乎农民的收益,更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但庆幸的是,无论是相关部门、农户还是农资经销商,都在和“吸血鬼”斗争的路上越来越成熟。

今年春耕,不少地区农业农村局、公安部、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启动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拉网式排查下,不少“吸血鬼”见到了十字架,露出了丑陋的真容。

相关部门在查处,农资经销商也没闲下来,在我们电话采访中,许多农资经销商下乡时,都将如何辨别假冒伪劣产品作为今年春耕的宣讲重点,“吸血鬼”能吸到的“血”越来越少了。

溯本清源,把刀尖指向上游,如今农资产品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追溯体系,杀住假冒伪劣产品源头,农资市场乱象在这几年得到了有效遏制。

但想要“吸血鬼”末日来临,根本还是在亿万农民身上。



[color=rgba(51, 51, 51, 0.45)]

农资打假 不需要“血的代价”

假冒伪劣肥料试错的成本太沉重,“止血”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针对农户认知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相关部门、农资经销商、农技专家包括村里的“土老师”要对假冒伪劣产品辨别进行宣讲,更重要的是广大农民要擦亮双眼,让假冒伪劣产品失去市场,这比费再多的口舌都来得有意义。

农民维 权的道路任重道远,《中国农资秀》也想提醒各位老乡,在您购买农资时,一定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能只看价格,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选择口碑好、靠谱的经销商,到正规的、有信誉度的销售单位购买,不要贪图一时小恩小惠,造成种植损害;

购买产品时一定要留好证据,一些忽悠团不能开具有效发票。一般情况下,正规经销商销售农资产品可能也不会开具正规的机打发票,但是可以出具加盖经销商公章的收据作为有效买卖的一个证明。

万一买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不要默默承受,需要老乡们发声,认真维护权益,守住自家庄稼产量,更要为杀住这场妖风做努力,这样,“血的代价”才能变少,以至于消失。

同时《中国农资秀》将会在3月15日推出针对农资市场骗术与如何辨别农资真假相关专题节目。

希望这场农资市场打假的“春雷”,在2023年的春天,炸的更加响亮。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