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351阅读
  • 0回复

[今日互动]打假!这种肥料别再买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seemle.com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5-24
[font=微软雅黑,  ]一些农民朋友时常抱怨购买农资上当的事情,其实,“年年都上当,花样各不同”。据了解,让他们经常上当的“陷阱”有以下几种:



“游商”坑农



[font=微软雅黑,  ]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最高科技产品”的旗号,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出售肥料,并利用农业执法机关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时间,三五个人一伙一车,在村里“忽悠”一阵,收钱卖货一会。
[font=微软雅黑,  ]

[font=微软雅黑,  ]再看势头下降,急忙收拾摊子离开。如此“游商”,其实只要农民朋友细心观察,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






“低价”骗农



[font=微软雅黑,  ]有一些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其中有肥料,也有种子。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销售的农资或“短斤少两”,或“含量不足”,或“伪劣假冒”。农民朋友购买后,一定会得不偿失。



“专家”忽悠



[font=微软雅黑,  ]近几年来,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经常会来一些“专家”讲课,打着“某某农科院”、“某某研究所”专家的名义,带着农资现场推广、销售。


[font=微软雅黑,  ]而他们推介的农资产品并不一定能给农民朋友带来好的收益。也有部分“专家”所讲的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权威性。农民朋友在这种场合购买农资,一定不要多购,只能少购试用示范。



“赠奖”设套



有一些地方经销商,把多年积存滞销的肥料、种子,进行“改头换面”,制成非“本品”产品,利用农民“贪便宜”心里,另外购买一些实用品(如锅、伞、雨披等)。


甚至采取“以赠奖促销”的办法,其实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种手段。农民朋友购买使用后就知道是“上当”。因此,出现这种情况,掏钱一定要谨慎。



“名牌”下乡



这几年,一些部门为了利益,常常不负责任地出售评比“农资评奖牌”,扯虎皮做大旗,也有些“农博会”乱举办有偿评奖活动,只要生产厂家交上一定“现金”,即可被评为不同奖项的“名牌”。





只是这些“名牌”仅在各厂家的“展室”内,并不是农民朋友真正认可的名牌。[font=微软雅黑,  ]农民朋友在购买时千万不要被一些经销商“忽悠”了。



“假广告”欺骗



[font=微软雅黑,  ]目前假劣农资广告业充斥媒体,叫人真假难辨。农友在选购时千万不要只认“广告”,哪怕天天在电视上见到它,也不可全信。无论其广告做得多么凶,宣传成本都加到产品里了,价格死贵,如有必要可选试验后再推广。



“托儿”演双簧



[font=微软雅黑,  ]近几年来,也有一些不法分子组团“骗钱”,发挥“托儿”的作用现身说事,或现场购买。当有一些农民购买农资后,这个团伙随时组织逃走分赃。



“村干部”推销



[font=微软雅黑,  ]一些农资厂商利用村干部的威信,在村里推销肥料、种子或农药,其实是他们给了村干部好处,借村干部的影响销售产品,这些产品质量没有保证,他们赚钱走人,等发现问题时,村干部也负责不了。


[font=微软雅黑,  ]诸如金色颗粒“金尿素”,钻地缓释不怕晒的“晒肥”,中微量元素计入总养[font=微软雅黑,  ]分凑出46%的“含锌、含硫尿素”等。


[font=微软雅黑,  ]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出的。这些不法商贩往往利用的是人们贪小便宜、从众、迷信权威等心理。


[font=微软雅黑,  ]最后提醒广大农村消费者,面对“免费午餐”要警觉,不要贪小便宜。也不要轻信所谓的“专家”,你说这肥料都是假的,专家又能真到哪去?


[font=微软雅黑,  ]在购买肥料时一定要到有固定场所、有规模讲信誉的经销网点购买。一定要看是否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及登记证。同时,希望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