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119阅读
  • 5回复

水稻烂秧、坐蔸等苗期病害解决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紫荆花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水稻烂秧、坐蔸等苗期病害解决方法
张体刚1 陈年伟1 薛有锋2
(1.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621023;2.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61500)
水稻插秧前后经常遇到低温冷害影响,从而导致烂秧病、坐蔸等病害问题发生,本文就烂秧病、坐蔸等问题进行探讨。

1、水稻烂秧病

1.1、烂秧病发生与危害
水稻烂秧病为苗期普遍发生的病害种类,主要有烂秧、疫霉、立枯等病害,可直接造成死苗,严重者死苗率高达70%以上。
烂秧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侵染性烂秧两种,生理性烂秧是指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的黑根、青枯和黄枯死苗等症状;侵染性烂秧是指绵腐病和立枯病危害引起的死苗症状。
南方、北方稻区育秧、移栽前后间常受低温和寒流天气袭击,烂秧病害每年平均发病率在10%~23%,有时候损失更严重,如2006年 4月11-15日重庆市出现了强寒潮天气,全市多数区县降温都在10-20℃,部分区县还出现大风、暴雨和冰雹。强寒潮天气使重庆市部分水稻秧苗遭受严重冷害。随着天气转晴,气温升高,立枯病和青枯病严重发生,秧苗叶片出现失绿变黄甚至烂秧死苗。
1.2、水稻烂秧病发病原因
水稻烂秧病发病有外因、内因两种因素,外界因素往往是第一病因,病原物是第二病因。冷(冻)害是造成水稻烂秧的第一病因,在植物病态出现以前就持续存在,多数非侵染性病害最终会演变为侵染性病害;第二病因才是绵腐、腐霉等真菌。
2006年重庆水稻烂秧病的归结原因有几点:一是强降温导致水稻秧苗各种代谢活动受到抑制,生长发育受阻,抗病能力下降;二是低温造成水稻根内营养物质外渗加剧,为土壤中各种病菌增殖与蔓延提供大量养料;三是低温削弱土壤中对腐霉病菌有抑制作用的其他微生物的活动,而有利于腐霉病菌的生长、繁殖;四是在旱育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良好,有利于好气性的腐霉菌活动与繁殖。遇此不良环境与气候条件,即使在水稻播种前对秧床已采取调酸、消毒等措施,水稻秧苗根系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烂秧病一般容易在水稻3叶期前后发生。
1.3、水稻烂秧病的防治
防治水稻烂秧的关键是抓育苗技术,改善秧田环境条件,增强秧苗抗病力,必要时辅以药物防治。
(1)改进育秧方式
(2)把好浸种催芽关 浸种要浸透,以胚部膨大突起、谷壳呈半透明状、达到谷壳隐约可见浅黄白和胚为准,但不能浸种过长。催芽要做到“高温(36℃~38℃)露白、适温(28℃~32℃)催根、淋水长芽、低温炼苗”。也可施用天达2116浸拌种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也可在移栽前3~5天用天达2116壮苗灵,对秧苗进行喷雾。
(3)加强水肥管理 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过早上水,遇霜冻可短时灌水护芽。第一叶展开后适当灌浅水,2~3叶期灌水以减小温差,保温防冻。寒潮来临要灌“拦腰水”护苗,冷空气过后转为正常管理。采用薄膜育苗的于上午8~9时要揭膜放风。放风前先上薄皮水,防止温、湿度剧变。发现死苗的秧田每天灌一次“跑马水”,并排出,小水勤灌,冲淡毒物。施肥要掌握基肥稳、追肥少而多次,先量少后量大,提高磷、钾肥比例。齐苗后施“破口”扎根肥,可用清粪水或天达2116壮苗灵洒施,第二叶展开后,早施“断奶肥”。若秧苗生长慢,叶色黄,遇连阴雨天更要注意施肥。
(4)药物防治播种前用药剂处理种子和对秧板进行消毒。 稻种在消毒处理前,一般要先晒种和选种,然后消毒。苗期刚发病时即应施药防治。秧田一看到发病株或发病中心即应喷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等药剂,建议使用为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与天达恶霉灵6000倍液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2、水稻坐蔸

2.1、水稻坐蔸类型与症状
水稻秧苗在移栽后生长状况不正常,表现为稻株簇立,叶片僵缩变小。叶色返常,有的出现赤褐色斑点或呈赤红色。生长停滞,分蘖很少发生,根系生长受阻等现象,通称为“坐蔸”,有的群众又称之为“僵苗”或“火风”。   水稻“坐蔸”大体可分为三类:   
1、冷害型 多发生在烂泥田、深脚田、冷浸田、背荫田, 这类田因长期淹水,泥温低,当遇连续低温寡照天气时,更加剧了秧苗“坐蔸”的发生。 其症状表现为栽后迟迟不返青, 生长活力受阻, 不走新根,根系老化、变软,呈褐色或黑色,叶尖多伴有褐色针状不规则斑点。  
2、缺素型 由缺乏某种营养元素 导致秧苗生理代谢受阻 而引起, 主要是缺磷、钾、锌。症状表现:缺磷的稻田,秧苗新根少,根系细弱,根褐黑色,秧窝呈簇状,叶片暗褐色;缺钾的稻田,根系生长很弱,叶短,暗绿色,老叶上面有赤褐色斑点,叶片易折断,主叶脉发黄;缺锌的田块,秧苗心叶卷曲,不易抽出,苗期叶面出现失绿条纹,叶片发红,根短而少。  
3、毒害型 多发生在长期淹水的深脚田,土壤通透性差的冲槽田、烂泥田、房前屋后的大肥田。这类田含有大量的未腐熟有机肥,因有机质分解或稻田地势低、渍水,导致土壤中还原物质大量积累,如硫化氢、有机酸、二价铁、甲烷等有毒物质毒害秧根,阻碍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 症状主要表现为根系变黑发臭。
  此外,由于栽培措施不当也可能引起水稻“坐蔸”,如深水栽秧、秧苗栽插过深、栽瘦弱秧等。
  不同的水稻 “坐蔸”类型,其表现症状和形成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冷、毒、缺素引起的“坐蔸”又往往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如低温与毒害不仅削弱了秧苗的抗逆能力和根系活力,还影响土壤养分的活化和根系的吸收,从而造成植株缺素。
2.2、防治措施
  防治上应采取因田制宜,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
  1、培育壮秧,以增强秧苗抵抗力。
  2、适时栽插,提高栽秧质量。栽秧不宜过早,易“坐蔸”的田块,可适当延长秧龄,并应实行浅水栽秧、栽浅秧,对深脚田、烂泥田要注意待土壤沉实后再栽秧或栽带泥秧(抛秧)。对这类常年“坐蔸”的深脚田、烂泥田宜大力推广半旱式栽培技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热、气条件,是防治此类田块“坐蔸”的有效途径。
  3、搞好稻田灌排渠系建设。 使每一块稻田都能做到灌能及时,排能彻底,以便引出渍水和冷浸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消除毒物。
  4、常年“坐蔸”的稻田应实行水旱轮作,经 1-2年旱作再种水稻。
  5、当前已发生“坐蔸”的田块,要尽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减轻危害。首先要进行田间调查诊断,找出发病的主要原因。 对于深脚烂泥田、冷浸田、大肥田,要立即排水薅秧,适当轻度晒田,以便引出渍水,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泥温,消除毒物,减轻毒害。同时要撒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1:1.5)中和过多的有机酸等毒素。
  对缺素田块要及时补施缺素肥料或喷洒天达2116壮苗灵或粮食型进行补救。  
 
分享到
离线合力达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10-21
我们也来顶一个
离线cj033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12-30
广告也精彩
离线yanghan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1-04
学习了,不收费吗,难得,谢谢了,学习过了!
离线灯草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4-09
wwwwwwwwwwwwwwwwww
离线天耀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7-22
顶一个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