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3219阅读
  • 1回复

[实拍]水稻即将迎来白叶枯病的暴发流行期,提前做好预防保证丰收优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7-08
每年高温多雨的季节,田间就特别容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对于大部分水稻种植区来说,每年的七八月份,都是水稻白叶枯病的盛发期。通常情况下,越是偏施氮肥、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田间排水不良的水稻田,就越容易爆发严重的白叶枯病害,病发后不仅会造成水稻叶片干枯、秕实率增加,还会造成米质松脆以及千粒重降低的问题,防治起来十分棘手,对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口感危害十分严重。


因此,在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如果我们如果想要实现水稻的高产优收,就必须重点做好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管理,而且要重点要做好病害发生之前的防治,以及病发早期时的防治。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一讲有关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水稻白叶枯病的类型、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病发条件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借鉴。


一、 水稻白叶枯病的类型及症状危害
水稻白叶枯病又称白叶瘟、茅草瘟、地火烧,是细菌引起的系统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也可侵染叶鞘,通常在水稻拔节期开始发病,水稻孕期至抽穗灌浆期病害加重,主要由种子带菌,风、雨水传播。病害一旦发生,就很难防治。成株期症状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 叶缘型
叶缘型主要为害水稻叶片,是我们在田间最常见的一种病斑。病菌往往从水孔侵入,因此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早期形成暗绿色短线状的病斑,后期逐渐扩展,形成短条状,然后沿着叶缘两侧或中脉向上或向下延伸,形成长条斑状,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逐渐变黄,最后变成黄褐色或灰白色,且病健组织交界处有明显的不规则波纹状,与健部界限分明;籼稻病斑往往呈黄褐色或橙黄色,病健界限没有粳稻那么清楚。


2. 急性型
多发生在多肥、深灌、高温闷热、连阴雨多和易感病的品种上。病叶青灰色或暗绿色,并快速失水,向内卷曲,呈青枯状。一般仅发生在上部叶片,不蔓延全株,通常在田间看到这种症状,则表示病害正在急剧发展。
3. 凋萎型
凋萎型在田间不常见,多见于杂优系统及一些高感品种,先于苗期侵染,病苗移栽后约30天左右,能致叶片枯萎,并向其他分蘖扩展,病叶迅速失水、青枯,起初在分蘖期的心叶或邻近叶片上发病,逐步扩展到下部和周围叶片的尖端或边缘,再发展到全株,心叶不能正常开展,逐渐枯死,犹如螟害造成的枯心,可引起全株死亡,病株基部叶鞘内充满粘稠菌液,无臭味。剥开病叶,切断病节或病叶鞘,用手挤压,可溢出大量黄色菌脓。切片镜检,可见病组织的维管束充满细菌。
4. 中脉型
中脉型,顾名思义,就是危害水稻的中脉,通常在水稻的分蘖或孕穗期比较常见。发病初期叶片中脉呈淡黄条斑状,后逐渐沿中脉向上或向下蔓延,形成枯黄色长条斑,同时向全株扩展成为中心病株,这种病株常常没有出穗就已经失去生命力。


5. 黄化型
黄化型症状不多见,早期心叶不枯死,上有不规则褪绿斑,后发展为枯黄斑,进而扩展为大块枯黄的病斑。病叶基部有时出现暗绿色小条斑。
天气潮湿或晨露未干时上述各类病斑上均可见乳白色小点,干后结成黄色小胶粒,很容易脱落。
二、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与病发条件
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发情况,与品种、温度、湿度、肥水、品种以及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但主要性因素在于温度,高温高湿的天气病发情况最严重。
白叶枯病菌主要在病稻草和稻谷上越冬,也可以寄生在杂草和稻茬上越冬。带病种子是新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源,病草和病种是老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源。在干燥情况下,病菌在种子中可存活半年以上,在病草中可以越冬存活,但在日晒雨淋或被水浸泡后的病草中很快死亡。病菌生育温度,最低10℃,最高40℃,最适26℃~30℃,超过35℃生长不良。气温在26℃~30℃,相对湿度在90%、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的气候条件下,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气温高于35℃或低于17℃病害可受到抑制。由于我们北方春季气温较低,苗期即使被侵染,也不表现出症状。


一般在7月中旬始发病,至8月上、中旬,水稻齐穗后可达盛期。病菌主要从叶片的水孔、伤口或茎基和根部的伤口以及芽鞘或叶鞘基部的变态气孔侵入。新伤口较老伤口更有利于病菌侵入。病菌从叶片的水孔通过通水组织达到维管束或直接从叶片伤口进入维管束后,在导管内快速繁殖,导致叶枯,当温湿度特别适宜且品种高度感病时,则会引起急性型症状。病菌从变态气孔侵入通常只停留在附近的细胞间隙内,不能进入维管束,遇到合适的条件下再被释放到稻体外,然后再从伤口或水孔侵入,才能到达维管束并引起病变。白叶枯病的侵染时间、发病早晚以及危害程度,与各地的温度状况、降水状况、田间管理水平、植株长势强弱等密切相关。
病草及病谷中存活的细菌借水流传播到秧苗。将带病秧苗移栽本田以后,往往成为发病中心。但有时秧苗不带菌而病苗也可随水流使本田感病。病菌在稻株内不断繁殖,借风雨、露水、灌水、昆虫、人为等因素传播。病菌借灌溉水、风雨进行远距离传播,低洼积水、雨涝以及漫灌可引起稻区连片、大面积发病。在晨露未干病田操作造成带菌扩散。高温高湿、多露、台风、暴雨最有利于病害流行,稻区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长势过旺、土壤偏酸都为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般中稻发病重于晚稻,籼稻重于粳稻。矮秆阔叶品种重于高秆窄叶品种,不耐肥品种重于耐肥品种。水稻在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易感病。
三、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措施
在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上,小编建议大家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以减少菌源为前提,以肥水管理为关键,以药剂防治为辅助,重点抓好秧田期水分管理和药剂防治。


1. 选用抗病品种
对于我们广大农民朋友来说,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白叶枯病最有效的措施,要因地制宜,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同时要加强品种轮换,避免单一品种的长期种植,以防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品种抗性的退化和丧失,最好2~3年更换一次种植品种,一般而言,糯稻抗性最强,粳稻次之,粕稻最弱。在白叶枯病老病区和沿江沿溪等易发病区,要推广对白叶枯病抗性良好、丰产优质的水稻品种。
2. 种子消毒
种子带菌是白叶枯病发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所在。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种子带菌率直接相关。严格执行种子调运的检验检疫制度,不得任意从病区引进稻种,并开展种子带菌率检测,搞好种子消毒,防止种子传病。种子消毒可选用85%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可溶性性粉剂300~500倍液,或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5%代森铵水剂500倍液等,浸种24小时,浸种后洗净再催芽播种。
3. 培育壮秧,适时早栽
搞好秧田管理,培育无病状秧。选择远离房屋、稻草堆,打谷场和晒场地,地势较高、无病,排灌方便的田块做秧田,不要在前1年发病的田块做秧田。培育壮秧,适时早栽,条栽浅栽,合理密植,规格化栽培,能捉进早生快发,避开水稻易感病期处于降雨较少季节,能有效地减轻白叶枯病的发生危害。


4. 清洁田园
水稻收获后,妥善处置病稻草,病稻草不直接还田,不让有病稻草与种、芽、苗和水接触,以防病菌传入秧田,带入大田。清除田边杂草,犁田晒垡,轮作换茬可以大大减少越冬菌量,减少初侵染源,对白叶枯病的防治有具有重要作用。
5. 加强肥水管理
在施肥上,秧田不施未腐熟的厩肥,大田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要根据水稻自身的需肥规律、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过迟,做到稳氮、补磷、增钾,配合施用锌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在水分管理上,严防大水淹没秧苗,培育高素质壮秧,提倡旱育秧和湿润育秧;大田上健全排灌系统,实行排灌分家,浅水勤灌,干湿交替,适当烤田。严防串灌、漫灌、深灌,杜绝病田水流入无病田里,对易涝淹的稻田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6. 化学药剂防治
农民朋友在种植水稻过程,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防治,封锁或铲除发病株或发病中心,力争把病害消灭在早期。


1) 秧苗期预防
搞好秧田期预防,可有效的延迟大田期白叶枯病的发生时期和减轻其危害程度。秧田期在秧苗3叶期和移栽前5~7天喷金霉唑噻酮600~8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或苯甲丙环唑750倍液1~2次,严防病菌进入本田。
2) 大田喷药防治
水稻白叶枯病田间发病一般有两个高峰,第一峰在7月中、下旬的水稻分蘖盛未期(拔节初期),第二峰在8月下旬、9月上旬的水稻露穗期前后。常年以第一峰为重,但近年来第二峰有加重发生的趋势。狂风暴雨天气极易暴发流行,特别是大水淹心是影响第一峰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


大田施药以“有一点治一片,有一片治一块”的原则,发现中心病株后,应立即施药防治,从而控制病害蔓延,常年发病田及邻近稻田,受淹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是防治的重点。常用的药剂有以下几种。发病初期,对稻苗喷20%氟硅唑咪鲜胺800~1000倍液,注意观察变化视病情可隔5~7天施1次。发病中期,老病区在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选择晴天下午无露水无风或微风时对病田或感病品种进行全面喷药1次,特别是洪涝淹水的田块。
用药次数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发病早的喷2次,发病迟的喷1次。每亩用86.2%氧化亚铜水分颗粒剂、70%叶枯净(又称杀枯净)胶悬剂100~150g,或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100g,或20%氟硅唑咪鲜胺30~50mL,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100g,或50%代森铵100g(抽穗后不能用),或25%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g,或32%核苷溴吗啉胍600倍液,或15%消菌灵200g,或天威3号(50%氯溴异氰尿酸)药剂加水50L喷雾,发病田周围的稻田,无论有无发病均须喷药保护。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9-14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