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183阅读
  • 0回复

[实拍]柑橘疮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如何避免病害发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0-01
柑桔疮痂病是柑桔重要真菌型病害之一,在中国的柑桔种植区都有发生。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严重时会导致果实畸形,进而导致减产。
近日,来自大连市的一位名为孙果果的用户提出疑问:请问老师,这是柑橘什么病?


专家诊断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农技站)
疮痂病危害 建议使用肟菌戊唑醇或氟硅唑或苯甲丙环唑防治。
毛维山(云南省大理,擅长柑橘、葡萄、枣)
柑桔-疮痂病;病害表现:主要危害新梢,叶片,幼果等;防治方法:20%噻菌铜悬浮剂300至500倍液,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1200至800倍液,15%络氨铜水剂200至3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1000至1200倍液,75%肟菌·戊唑醇4000至60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剂4000倍液,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3000至4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视病情七至十天防治一次。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卢芃源(河南郑州市,西南林业大学)
柑橘,疮痂病,真菌性病害,可用20%噻菌铜300/500倍液 250克/升嘧菌脂800/1200倍液 15%络氨铜200/300倍液 60%唑醚代森联1000/1200倍液 75%肟菌戊唑醇4000/6000倍液 40腈菌唑400倍液 37%苯醚甲环唑3000/4000倍液 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7/10天打一次,交替用药。
崔西峰(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柑橘疮痂病,用代森锰锌,氯溴异氰尿酸,噻菌铜,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等防治。
农管家初步解答了柑橘“疮痂病”的防治方法,如有疑问,您请继续往下看。
​知识大课堂
今日一起认识认识柑橘“疮痂病”
一、为害症状
1、枝干:新梢发病,病斑周围突起现象不明显,枝梢与正常枝相比较为短小,有扭曲状。
2、叶片:发病初期产生油渍状小点,后逐渐扩大,蜡黄色,叶片背面病斑隆起,逐渐木栓化。病斑多发生在叶背,斑较小,直径0.3~2.0mm,向叶背突起呈圆锥状或瘤状,表面粗糙。叶正面病斑凹陷,病斑不穿透叶片,散生或连片,病害发生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
3、花器:花瓣受害后很快就凋落。
4、果实:花瓣落后不久幼果随即发病,症状与叶片相似,初期为褐色小点,随后渐扩大呈黄褐色斑,木栓化瘤状突起,严重发病时,病斑密集连成一片,幼果畸形,易早落。幼果稍大时染病,果面密生茶褐色疮痂,常早期脱落;残留果发育不良,果小、皮厚、汁少,果面凹凸不平。近成熟果实染病,病斑小不明显。有的病果病部组织坏死,呈癣皮状脱落,下面组织木栓化,皮层变薄且易开裂。




二、发病规律
橘类最易感病,柑类、柚类、柠檬次之,而甜橙类及金柑类较抗病。温度和湿度是本病发生、流行的决定因素,最适温度是20~23℃,超过24℃时停止发生。多雨季节发病严重。苗木或幼龄树发病重,老龄树发病轻。病原以菌丝体在病梢等被害部位越冬。春季气温上升到15℃以上,遇阴雨连绵、雾大露重的天气时,产生分子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萌发芽管侵入春梢、嫩叶、幼果、花蕾。侵入寄主约10天后,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造成大量发生与流行。
三、药剂防治参考
20% 噻菌铜 悬浮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 喷雾
250克/升 嘧菌酯 悬浮剂(低毒) 使用1200-800倍液 喷雾
15% 络氨铜 水剂(低毒) 使用200-300倍液 喷雾
60% 唑醚·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喷雾
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00-6000倍液 喷雾
80% 硫磺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300-500倍液 喷雾
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4000-4800倍液 喷雾
68.75% 噁酮·锰锌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 喷雾
70% 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500-700倍液 喷雾
37% 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低毒) 使用3000-4000倍液 喷雾
经过辨别与识病,你是否心中有数了呢?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