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201阅读
  • 1回复

[时下提醒]2015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和煦春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4-24


2015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日期:2015年4月16日         来源:安徽省植保总站      作者


根据近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2014年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农作物种植品种、当前作物苗情和气象部门的气候预报,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15年我省主要农作物主要病虫将偏重发生。各类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如下:小麦病虫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小麦赤霉病在沿淮及其以南麦区存在偏重流行风险,其他麦区中等发生;小麦蚜虫、纹枯病在沿淮淮北小麦主产区偏重发生;条锈病在沿淮及其以南麦区中等发生;吸浆虫在常发区偏轻发生。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稻蓟马中等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至大发生;感病品种稻瘟病、稻曲病中等至偏重发生。棉花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棉盲蝽、枯、黄萎病中等至偏重发生;棉铃虫、斜纹夜蛾、棉叶螨偏轻至中等发生;棉蚜、烟粉虱、棉蓟马偏轻发生。玉米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其中以玉米螟、棉铃虫为主的钻蛀性害虫偏重发生。预计2015年全省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主要病虫发生面积分别为8800万亩次、12000万亩次、3200万亩次、1690万亩次和500万亩。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一)小麦、油菜病虫
1.小麦赤霉病:沿淮及其以南麦区存在偏重流行风险,淮北麦区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000万亩。
2.小麦纹枯病:沿淮、淮北主产麦区偏重发生,其他麦区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600万亩。
3.条锈病:在沿淮及其以南麦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
4.小麦白粉病:全省偏轻发生,其中沿淮部分稻茬免耕麦田、感病品种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300万亩。
5.小麦蚜虫:沿淮淮北主产麦区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700万亩次。
6.吸浆虫:常发区偏轻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00万亩。
7.麦蜘蛛:全省偏轻发生,其中淮北部分麦田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900万亩。
8.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500万亩。
(二)水稻病虫
1.稻飞虱: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500万亩次。
2.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
3.螟虫:二化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1700万亩次;大螟在四稻混栽区偏轻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150万亩。
4.稻蓟马:单、双晚苗期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700万亩次。
5.纹枯病:偏重至大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950万亩。
6.稻曲病:感病品种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1000万亩。
7.稻瘟病:感病品种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800万亩次。
8.病毒病:沿江、江南稻区感病品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轻发生;皖东、皖东南、江淮中部部分地区条纹叶枯病偏轻发生;黑条矮缩病偏轻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三)玉米病虫
1.玉米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300万亩次。
2.棉铃虫: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600万亩次。
3.二点委夜蛾: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4.玉米蚜虫: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00万亩。
5.粘虫: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0万亩。
6.弯孢叶斑病、小斑病、锈病等玉米叶部病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800万亩次。
(四)棉花病虫
1.棉盲蝽: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00万亩次。
2.斜纹夜蛾:偏轻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80万亩次。
3.棉铃虫:转Bt基因棉偏轻发生,非转Bt基因棉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30万亩次。
4.棉叶螨:偏轻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30万亩次。
5.棉蚜: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6.棉蓟马: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7.烟粉虱:淮北棉区中等发生,其他棉区轻发至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20万亩。
8.枯、黄萎病:中等至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80万亩。
9.红铃虫:转Bt基因棉广泛种植以来,红铃虫在棉田难以查见,但近年在我省沿江棉区东至、太湖、无为、宿松、枞阳、桐城等地棉田均见红铃虫发生为害,且有上升趋势,各棉区须加强虫情监测。
二、预测依据
(一)小麦、油菜病虫
受入冬以来气温偏高,小麦主产区偏旱等气候因素影响,抑制了小麦纹枯病冬前侵染,各地1月下旬病株率普遍较近年同期偏低。1月下旬麦产区各地调查,小麦纹枯病平均病株率一般为0.1%-1.7%,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9.0%-35.1%;但沿淮西部和淮北东北部部分地区如凤台、淮南市郊、寿县、固镇、埇桥、砀山、萧县平均病株率一般为3.3%-7.2%,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增加5.1%-34.1%。麦蜘蛛在沿淮旱茬麦田和淮北部分地区发生数量偏高,如利辛、谯城、潘集、砀山、临泉、明光、凤阳、凤台等地平均每市尺行长(或百株)螨量一般为32.5-84.2头,大部分地区较近年同期增加16.5%-23.1%。小麦蚜虫在沿淮淮河以南如怀远、凤台、巢湖、广德、芜湖、南陵、肥东、长丰、凤阳、全椒、潜山、无为、南谯、怀宁等地平均百株蚜量一般为22.0-72.2头,大部分地区较近年同期增加13.2%-52.4%,淮北大部分地区百株蚜量在20头以下。小麦吸浆虫颍东冬前淘土调查平均每样方虫量为0.8头,低于偏轻发生年份的同期值。
沿淮、淮北主产区小麦主栽品种烟农19、济麦22、淮麦22、烟农5158、连麦2号、泛麦5号、山农17等多不抗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淮河以南麦区主栽品种扬麦、宁麦系列均对小麦赤霉病抗性不强,有利赤霉病发生。
20151月上旬小麦苗情调查,旱茬麦地区部分田块群体偏大,稻茬麦地区小麦总体偏弱。稻茬麦区小麦免耕、浅旋耕种植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病菌积累和病害发生。小麦高肥水管理对小麦蚜虫、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等多种病虫发生有利。
菌核病是我省油菜上主要病害,多年处中等以上发生水平,菌源广泛,加之主栽品种大多不抗病,若花期气候条件适宜,将利于该病侵染流行。
气象部门预报:2015年春季(34月)沿淮淮北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淮河以南较常年偏多,有出现连阴雨的可能,平均气温沿淮淮北偏高,淮河以南接近常年。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蚜虫、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等多种病虫发生。
(二)水稻病虫
1.二化螟:全省30个县区201411月下旬剥查,冬前稻田平均亩残留量,一般为216.1-3243.5头,大部分地区比2013年同期值偏低6.9%-75.3%,但部分稻区如怀宁、金安、潜山亩残虫量高于常年。大螟平均每亩冬前基数一般为60-303.4头,较2013年同期值略高。我省水稻种植制度复杂,部分稻区四稻混栽,桥梁田多,有利螟虫繁殖和辗转为害。另外我省优质稻种植比例大,施肥水平较高,栽培制度和食料条件有利于螟虫发生。
2.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是我省水稻上的重大害虫,近三年发生程度虽有所回落,但两迁害虫具有突发性和暴发性特点,虫源地虫情和我省水稻的耕作制度、品种、栽培等因素仍有利于两迁害虫的发生。
    3.稻蓟马是我省水稻苗期重要害虫,常年发生较重。
4稻瘟病:2014年稻瘟病在我省中迟熟单季稻区偏重至大发生,田间菌源量大。两优0293Y两优2号、两优6326、太湖糯、皖垦糯1号、武运粳24等高感品种2015年仍有较大种植面积。若破口至抽穗期气候条件适宜,将有利于稻瘟病流行。
5稻曲病:稻曲病已经成为我省水稻主要病害,2014年感病品种偏重流行,田间菌源量高。主栽两系杂交稻及大部分粳、糯稻品种易感稻曲病,中、迟熟单季稻破口抽穗期若遇连阴雨天气,有利于稻曲病流行。
6.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我省常发性病害,连续多年偏重发生,田间菌源充足,加之水稻品种普遍不抗病和高肥水栽培条件,为纹枯病发生提供了适宜的寄主和田间环境。
7.水稻病毒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年在水稻上发生轻。据各地201411月上旬调查,灰飞虱冬前虫口基数总体一般亩虫量为520.0-2915.0头,比2013年同期低3.1%-30.9%,但和县、望江、宣州、繁昌亩虫量分别为31349.0头、12937.1头、9137.9头、4436.2头,数量略高。充足的本地灰飞虱虫源和南方病区迁入的白背飞虱有利于病毒病发生。
据省气象部门预报:2015年汛期(5-9月)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有利于水稻两迁害虫、水稻穗期两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发生。
(三)玉米病虫
近年我省玉米机收率和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面积扩大,有利于玉米弯孢叶斑病、褐斑病等病害田间菌源量积累,但压低了玉米螟、高粱条螟、桃蛀螟越冬虫源基数。据各监测点201411月中下旬调查,玉米螟残虫量一般百株活虫数14.8-44.2头,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同期均值减少21.4%-59.2%。玉米二点委夜蛾越冬基数调查,谯城、萧县等县区在玉米、棉花、甘薯等作物茬口田查到高龄幼虫,虫口密度分别为0.05/m20.08/m2,越冬残虫基数较近年略有下降,其他二点委夜蛾发生区域未查到越冬幼虫。我省玉米主栽品种(如郑单958、蠡玉16、隆平206、先玉335等)多不抗玉米粗缩病;部分品种(如郑单958、鲁单661、鲁单981、浚单20等)易感玉米褐斑病。气候条件(见前述)有利病害发生流行,对玉米螟的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
(四)棉花病虫
多年来,我省棉花主栽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红铃虫抗性明显,但对盲蝽等害虫抗性较差。各地冬前挖蛹调查,铜陵、东至、枞阳棉田未见棉铃虫蛹,无为、宿松、望江、萧县棉铃虫平均亩蛹量分别为26.7头、6.7头、2.9头、10.8头,其中无为、望江、萧县分别较近三年同期减少58%67.7%59.1%,宿松较近三年同期增加5%。红铃虫冬前百铃虫量调查无为、东至分别为29.1头和22.4头,较近三年同期增加185.3%16.6%
我省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普遍,田间菌源广泛存在,且棉花主栽品种多不抗枯、黄萎病。气候条件(见前述)有利病害发生流行。
 
分享到
离线dos00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4-25
谢谢分享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