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625阅读
  • 1回复

“一破二促三控”的树木移植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4-23
— 本帖被 郑州张伟兴 执行置顶操作(2013-04-23) —
“一破二促三控”的树木移植技术


郑州市坪安园林植保技术研究所      张伟兴

论文摘要:树木移植的核心问题——“尽快实现自养”。实际上,包括园林植物种植——绿化工程施工乃至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植物的健康存活,关键就是促植物“自养”。“一破二促三控”的树木移植技术,补水的“正补”和“反补”,“根系补水”和“根外补水”,乃至苗木的全冠移植技术,就是在控水得当的情况下尽快实现植物的自养。这也正是哲学层面“一切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植物种植领域(实际也是植保领域)的反映。
关键词:一破二促三控,正补,反补,根系补水,根外补水


1、老生常谈——不得不说的环境因子

影响移植苗木缓苗的环境因子——土、肥、水、光、温、气
1.1、温度——根系主要分布区适宜的地温利于根系快速发生
包括地温和气温。在移植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根系主要分布区的地温。根系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5-25摄氏度。土壤干燥有利于地温回升,土壤湿润不利于地温回升。
1.2、空气——土壤透气性对根系生长影响巨大
主要指根系主要分布区的土壤透气性,这决定了该区域的氧气存在量。
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的两套呼吸系统:地上部以放氧为主,地下部以吸氧为主。
树穴大小对土壤透气性影响巨大,特别是粘性土壤。
土壤耕作层是我们非常需要的肥土层,营养丰富,透气性好,微生物活动旺盛,该层包括:表土层、犁底层、心土层、底土层。目前,受耕作习惯和耕作工具的制约,耕作层也就30公分深度。再往下,就是我们常说的生土层或死土层。该层微生物存在数量大幅度减少,营养不足,透气性差。该层对浅根系作物影响不大,但对于深根性的苗木移植影响巨大,因为深根性植物的根系主要分布在这个层面。
在壤土和粘性土壤里,未经挖掘的生土层,土壤孔隙度大概介于5%-15%之间。而根系对土壤孔隙度的基本要求是大于50%为好。在实践中,我们提出,土壤孔隙度不应低于30%,才能基本满足根系对氧气的需求。因此,未经挖掘或翻动的生土层,其土壤孔隙度远远不能满足根系对氧气的需求。
经过深翻的生土层,在干燥的情况下,即便适当夯实,其孔隙度也超过25%以上,壤土地则超过30%以上,因此,翻动后的生土层其孔隙度基本能够满足根系对氧气的需求。
在这个角度,我们提倡深挖树穴,提倡大树穴。
如:法国对树穴的要求为2米×2米×2米起,大树的树穴则为3米×3米×3米。
如:国际树木学会对树穴的要求为2米×2米×2米。
结合温度因素,我们得出根系快速发生并健壮生长的两个关键条件一是根系分布区的地温能不能稳定在15-25摄氏度的范围之内,二是该区域的土壤通气性要好,氧气要充足。
1.3、水分——水分收支平衡及其维持时间的长短从根本上决定了苗木移植存活的可能性
在其他因素都保持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总结出一句话:苗死苗活在于水
一棵树木,在原栽培地正常生长的时候,其根系量约为其树冠投影的1.5倍。也就是说,一棵树冠投影约为30平米的树木,其根系分布范围约在45平米的土壤中分布。假定这棵树胸径约在20公分左右,按照土球直径为胸径8-10倍的习惯,土球直径应该为1.6-2.0米。事实上,很多操作者会把土球定在1.0米到1.2米之间。
我们来分析一下移栽前和移栽后根系情况对该树木水分代谢的影响。移栽前,约40平米的根系量才能满足这颗树木的正常生长;移栽后,只有1米见方的根系来为这棵树提供水分,这根系中毛细根的量屈指可数。虽然移栽者已经通过疏枝疏叶甚至短截来降低该树木地上部分水分的蒸腾量,但依然不能满足地上部水分蒸腾的需求。留叶留枝越多,这个缺口就越大。
水分代谢失去平衡的常见表现:
回芽、不发芽、叶而不展、叶片小、叶量少、干叶、干枝、叶片边沿干焦或斑点病严重等等。
原因:现有根系的吸水量无法满足其地上部蒸腾作用所需求的水量。
1.4、土壤状况对移植苗木缓苗期长短影响巨大
1.4.1粘性土植树,导致死树的最大原因是淹死;砂性土植树,导致死树的主要原因的旱死。
1.4.2科学判断土壤含水量才能做到合理浇水
根系浇水的判断方法:根系主要分布区取土样,手握成团落地不散;手握成团落地即散;手握不成团等三种情况作为判断是否进行根系浇水的标准。
掌握该判断方法,能大幅度规避浇水过多导致沤根死树的情况。
1.5、肥力和光照(不作为本文论述重点,略去)
小结:
根系快速发生并健壮生长的两个关键条件一是根系分布区的地温能不能稳定在15-25摄氏度的范围之内,二是该区域的土壤通气性要好,氧气要充足。
苗死苗活在于水。
粘土地植树,导致死树的最大原因是淹死;沙土地植树,导致死树的最大原因是旱死。

2、归根结底——水分代谢从根本上决定移植苗木成活

2.1苗木移植前的水分收支情况分析
植物在土壤中吸收水分,取决于其毛细根系的数量。以10年生的法桐为例,其根系量大约为其树冠投影的1.5倍,分布范围可达上百平方米。这么大量的毛细根系,才能满足其水分代谢保持平衡。
2.2苗木移植后的水分收支情况分析
以上述法桐为例,一般情况下,移植土球约在1米见方。土球所携带的根系以主根为主,毛细根数量很少,对水分的吸收量非常有限,此种情况下的根系状况不可能满足树木对水分的代谢平衡。
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种种措施对该移植苗木进行补水,否则,该苗木就没有成活的可能性。

3、促控结合——“一破二促三控”的树木移植技术

结合多年的实践,我们建立了“一破二促三控”相结合的树木移植技术

破:指采取措施打破苗木移植后的休眠状态;
促: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根系快速发生、茁壮成长;促使其新陈代谢进入正常状态;
控:指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水分代谢,使其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并维持足够长的时间;

先破后立,促控结合。

3.1、破除休眠是前提

树木移植后,其正常的新陈代谢被破坏,生命本能的自我保护,使其进入一种半休眠或者深度休眠状态。我们必须打破这种不同程度的休眠状态,才能使其尽快的恢复我们需要的正常生长状态,才能快速扎根生叶,缩短缓苗期。
目前,我们多采取输液和喷雾的方法,用赤霉素来打破这种休眠状态。

3.2、促进生根是基础

合理使用生根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促进移植苗木发根,使其尽快实现自养意义重大。

3.3、控水平衡是关键

控水措施,也即是补水措施,我们把补水措施分为两大类:正补和反补

3.3.1反补措施,我们把降低水分蒸腾的措施称为反补措施。包括:
3.3.1.1疏枝疏叶,降低水分蒸腾量;在疏枝疏叶环节,坚决反对“卡脖断”这种严重重截的栽植方式,既没有即时绿化效果,多少年内也表现不出绿化效果。
3.3.1.2处理伤口,降低水分蒸腾量;
3.3.1.3抑制蒸腾,降低水分蒸腾量;
3.3.1.4树干包扎。该措施的利弊需要重新评估。失水的主要部位绝对不是树干上致密的角质层。角质层长期处于湿润的包裹状态,会导致滋生多种腐生菌发生,甚至破坏角质层。

3.3.2正补措施,我们把直接补充水分帮助其实现水分代谢平衡的措施称为正补措施。

3.3.2.1根系补水需合理
——运输过程根系保湿或蘸泥浆
    根系保湿或蘸泥浆,减少根系直接暴漏在对流强烈的空气中,这对于保持根系的活力有明显作用。特别是远距离运输情况下更是有明显作用。
——植树完毕及时浇透定根水
这是最常见的补水措施,浇透水使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至关重要。
——合理进行后期根系补水
根系浇水是把双刃剑。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补水措施。浇水次数过少,不能满足根系对水分的吸收。由于土球携带毛细根量太少,浇水多并不能增加树木对水分的吸收,反而容易造成两个不利情况:一是降低了根系主要分布区的地温,不利于根系生长;二是降低了其中的氧气量,甚至造成缺氧沤根。
科学合理进行浇水,可以参照上文介绍的判断方法。

——让根系补水更为有效的辅助措施
首先是要进行科学的根系补水;
其次是增大树穴。大树穴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改善根际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排灌水;
第三,是采用浅栽高培土的植树措施;
第四,采用渗水管透气技术;
第五,对树体进行合理固定;

这些措施,都是围绕着让根系获得更好的氧气供应和提高地温这两个有利于根系生长的重要条件而进行的。
但仅凭根系补水,远远不能满足移栽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因为根系补水有如下弊端:
——移栽植物毛细根量太少,其所吸收水分很难满足植株地上部对水分的需求;
——根系补水,浇少了不能满足植物对其正常吸收,浇多了植物也并不能吸收反而导致根系缺氧出现沤根现象得不偿失;
——进行一次根系补水,就会降低一次地温,不利于根系的发生与生长;

所以我们提出了根外补水的概念。

3.3.2.2根外补水更高效
根外补水,有如下好处:
——根外补水避免降低地温
——根外补水避免降低土壤里氧气含量,避免沤根
——根外补水效果直接,效率高
——根外补水还具有可持续的复壮功效
也就是说,在根系合理浇水的基础上。做好根外补水措施更重要。
那么,对移栽植物进行根外补水有多大的可行性?如何进行?
下面我们就最主要的根外补水方式即树干输注补水进行分析。

根外补水措施之一——树干输注补水

我们首先重复了树干输注技术的发明人——海南琼州大学已故科学家冯晋臣教授的墨水输注实验,来论证冯教授当初的结论:
木质部是液体传输的通道,可以由下向上传输到叶片;由下向上传输的动力,不是靠输液装置的压力,而是靠叶片的蒸腾拉力;墨水沿木质部向上传递,没有进行横向传导至韧皮部;墨水到达叶片后,没有顺韧皮部向下传导。

我们进一步将实验扩大到另外一些品种的树木上:

20085月,郑州碧沙岗公园引进30余棵珍贵的海棠树,结合该园技术人员,我们决定对其中15棵海棠进行持续补水输液实验,另15棵海棠树按照传统措施进行管理。经过4个月的实验,我们得出结论如下:
1、进行输液的海棠树,叶片基本没有脱落,数月后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没有输液的海棠树,叶片不断干枯,不断脱落,至9月中旬,仅有个别树个别枝条存留个别叶片;
2、进行输液的海棠树,在持续输液1个月左右,新芽发出,并顺利成叶,顺利展开。对照海棠树后期虽然也有萌芽,但逐渐出现回芽现象,成叶率极低。
3、进行输液的15棵海棠树在持续输液1个月左右,新根长出,到9月中旬,已有相当的根系量,基本能够实现自养。对照海棠树仅有6棵具有少量根系,且在后期浇水过程中出现沤根现象。至9月中旬,15棵对照确定10棵死亡,2棵仅存留少量叶片,3棵生死未定。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认为,树干输注补水,对移栽植物的成活有着重大意义。

小结
树干输注补水的原理:利用蒸腾拉力,在树干上打孔,以木质部为管道,直接给树木补水至叶面。
优势:效果好,水分利用率高,避免了地面浇水降低地温降低土壤透气性从而制约根系的发生和生长。冯晋臣教授提出,树干输液补水1公斤,相当于地面灌溉50-100公斤。效率高,损耗小,效果直接。
但树干输液不是万能的,常见误区如下:
——不同规格的树木,不知道补水的量多少为合理,不知道输液速度何种情况下为合理;
——不知道输液时间多长为合理,有些移栽者甚至把希望寄托在挂一次吊袋上。
——有些树木适合输液,有些树木不适合输液。
——根本不知道输液的原理,跟风使用,盲目使用。
——过度迷信某些厂家的宣传,把吊袋当成了神仙水。

根外补水措施之二——叶面补水

现象:全光照自动间歇弥雾在扦插育苗中的应用
原理:对叶面直接补水,缓解根系补水的压力,满足叶片对水分的需求。
优势:保护叶片效果明显,靠叶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下传至根系,促进生根,尽早实现自养。

小结:把自动间歇弥雾应用在大树移植上,对于保护叶片不脱落并继续进行光合作用,所制造营养传输至根系促进生根促进移植树木的成活有重要意义。
常见误区:
——喷雾不等于弥雾
——人工补水的随意性导致叶片仍然保不住;
——补水过多使水分顺树干流下,使根系长期处于水泡状态导致沤根;

4、综合运用——让移植苗木快速度过缓苗期

4.1花灌木等小苗木缩短缓苗期栽植技术措施
一破:叶片或根系喷施赤霉素打破休眠
二促:使用生根剂喷雾或灌根,为根系生长提供合理条件
措施:起垄栽培——提高地温,增加根系分布区通透性
三控:
1)、挖苗后及时进行根系蘸酱
2)、及时修剪或进行叶片疏除——此时有效果,将来没效果;此时没效果,将来有效果
3)、运输中防止失水
4)、点窑栽培
5)、栽后合理控水
注意事项
提倡挖苗,禁止拔苗


4.2树木移植缩短缓苗期技术措施
一破:叶片或根系喷施赤霉素打破休眠
二促:使用生根剂喷雾或灌根,为根系生长提供合理条件
措施:浅栽高培土并适当夯实——提高地温,增加根系分布区通透性
三控:
1)、运输前合理修剪,做好反补水措施;运输中最大限度减少失水;上下车要审慎避免损坏韧皮部;肉质根系树木适当凉根
2)、浇透定根水使根系和土壤充分接合
3)、反补水之伤口处理、蒸腾抑制剂的使用
4)、树干输注打破休眠并持续进行根外补水,科学使用方法介绍
5)、根部后续浇水要科学
注意事项:
1)、采用耐移植苗木,如假植苗、容器苗、断根缩坨苗等,会明显提高成活率
2)、土球足够大,包扎要牢靠
3)、大树穴很关键
4)、及时解除土球包扎物
5)、栽后固定树干意义重大

4.3对已经移植但前期措施不当的问题树木的补救技术措施

提出一个名词——移栽树衰弱综合征。
4.3.1、因浇水不当导致沤根的树木,目测叶片干枯、干枝、回芽等。
救护措施:
1)挖土凉根,观察根系腐烂情况,还有没有挽救价值
2)如尚有挽救价值,对根系进行消毒处理,并合理使用生根剂,合理使用壮根措施
3)全面调整补水措施,保证根系合理补水的基础上,多采用根外补水措施
4)进一步疏枝疏叶,缓解根系吸水的压力
4.3.2、栽植时没解草绳或其他包扎物,土球草绳密度过大
救护措施:
一定时间内分数次挖土破除草绳
4.3.3、栽植过深
救护措施:
1)移植时间较短者直接起树垫土抬高土球
2)移植时间较长者,观察根系,如有挽救价值参照1
3)使用透气管渗水技术措施。优点,制作及使用方法。
4.3.4、移栽树木留枝留叶过多,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光照加剧,出现干枝干叶现象
救护措施:
1)症状表现初期就尽快进行树干补水
2)进一步回缩枝叶,降低水分蒸腾,缓解根系吸水压力
3)科学进行叶片补水
暂时先列举这四种情况。
小结:
苗木移植后在一年甚至数年之内(树龄越大延续时间就越长)所表现的回芽、叶而不展、叶量少、叶片小、黄化、叶片易脱落、叶片出现斑点、叶片干枯、枝条干枯、介壳虫害严重、根部发生病害、韧皮部出现病害等异常情况,根本原因是树木根系量少,树势虚弱,导致虫、弱寄生菌乘虚而入。对以上情况,需要标本兼治。任何一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作法都是片面的,对其进行及时复壮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有效措施。

4.4大树的反季节全冠移栽核心技术

4.4.1、理论基础:有健壮生命力的叶片在始终保持一层水膜的情况下,很难形成离层脱落。在有叶片的情况下,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营养从韧皮部传导到根部,促进生根。
4.4.2、实践证明之一:全光照自动间歇弥雾育苗技术(注意:不是喷水)
4.4.3、实践证明之二:雾插
4.4.4、核心技术:水分的合理控制
4.4.5、控制箱制作的几个要点:
44.6、关键注意事项
1)进行合理的疏枝疏叶,没有足够的叶片不要采用本技术措施。全冠移栽不是不动一枝一叶。
2)建立药液桶,便于配制迷雾药肥水
3)配制药肥弥雾水要坚持药肥浓度“宁低勿浓,宁全勿缺”的原则。药物种类主要是低浓度的生长素、杀菌剂,生长素帮助叶片生长,杀菌剂防止菌类感染导致叶片脱落。站在这个角度,进行全冠移栽的落叶大树,应该在8月份以前进行, 9月后的植物随着物候的影响,叶片已经开始衰弱,容易造成大量落叶现象。肥料的配制,应该是全价营养,总浓度不要超过千分之一,避免喷雾烧叶。
4)建立喷水池,用于提高水温,自吸泵置放其中吸水完成对叶片进行间歇弥雾。自吸泵通过控制箱程控程序进行控制。
5)弥雾时间,上午8点开始,至下午6点半左右。阴天酌减,风天继续,雨天停喷。胸径10公分以内树木,弥雾时长至落叶。胸径20公分左右树木,弥雾时长不应低于两个生长周期。胸径30公分左右树木,弥雾时长建议在3个生长周期。随着树木胸径的增加或树龄的增加,酌情增加弥雾周期。易生根植物弥雾周期可酌减,难生根植物弥雾周期可酌增。落叶不喷,叶片萌发后开始弥雾。气温低间隔弥雾时间稍长,气温高弥雾间隔时间稍短,弥雾间隔时间确定均以叶片水膜挥发完毕所需时间为参照。冬季做好防冻防旱措施。惊蛰后萌芽前开始树干输注。长叶后树干输注可停掉。落叶后结冻前继续树干输注。
6)喷施药肥时间,每天下午停喷前进行一次,以利叶片晚上吸收。
7)任何时间,防止水液沿树干下流至根部,造成根部积水沤根。
8)移植大树的固定、使用透气管等措施参照常规植树的要求。


资深园林植保专家蒋三登老师评语:
杨主任并转张总:
你们好。
张总的大作已拜读,很好。
1、抓住了树木移植的核心问题——“尽快实现自养”。
实际上,包括园林植物种植——绿化工程施工乃至园林绿地养护管理——植物的健康存活,关键就是促植物“自养”。这也正是哲学层面“一切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植物种植领域(实际也是植保领域)的反映。这一点,请张总借此文着重强调。
2、“破休眠、保生根、控水分”的“一破二促三控”观点抓住了树木种植“返苗——成活——健康(存活)”三个发育阶段的技术对策的要害。言简意赅,对北方地区尤其准确到位。宣讲时,请适当举证正反两个方面实例,强调其针对性。
3、有些内容,可以用摆问题、亮观点的形式宣示。如文中提到的“利弊待重新评估”的“树干包扎”,“根外补水”的“树干输注补水”……都是在多个场所疑议较多的技术措施,如能借此文、此机会将各观点、认识、经验、教训、技术特色、注意事项梳理一下,一定很有吸引力,对大家定有获益。
另:P5倒数第11行“4.点窑栽培”中的“点窑”是什么意思?是一种专门的栽培技术吗?
谨致

秋安
蒋三登    
2012818



1条评分农币+20
lzanran 农币 +20 相当不错 2013-08-24
 
分享到
离线lzanran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8-24
相当不错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