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289阅读
  • 1回复

[其他]为什么云南葡萄种植户偏爱密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所周知,葡萄稀植有利于培养大树,大树型栽培根系庞大,树体储藏养分能力强,养分供应充分,而且树势中庸,有利于种出高品质的葡萄。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葡萄技术与日本交流频繁,岛国对葡萄的树相栽培,花果管理技术做的炉火纯青,其栽培模式以大树型栽培为主,“一”字型,“王”字型,“H”型等大树型栽培令国内多少技术狂人如痴如醉。
H型树形挂果状,颇为壮观
      来过云南葡萄区的朋友很清楚,云南种葡萄一大特点就是密植。从宾川,元谋,建水到弥勒等葡萄主要栽培区,稀则亩种两三百株,密则上千株。以篱架,双十字V型架为主。对于云南这种独特的密植栽培模式,很多外地葡萄种植户非常不理解,包括一些专家都极力反对这种模式。因为密植栽培贴着耗工,费肥水,树势紊乱,高产低质等标签。刚来云南的时候,我对这种栽培模式也持批判的态度。慢慢的,通过与当地众多种植能手的沟通及自己的一些实践,觉得在云南种葡萄密植栽培也是在情理之中。
云南密植的阳光玫瑰,亩种约500株
      为什么说是情理之中呢?我们从云南独特的种植环境说起。云南葡萄主产区建水、元谋、宾川等地都处于红河河谷和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土壤及空气十分干燥,葡萄生长期的蒸腾量非常大。以元谋为例,年蒸发量3507.2mm,为降雨量的5.6倍,根系如果供水不及时导致缺水障碍。
      既然叶片的蒸腾量大,必须配备很强的根系。如果根系供水不及时,叶片就很难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正常来讲,水分胁迫会导致葡萄根冠比增加,但是根系总量会减少,地上部会减少。而恰恰云南这边土壤粘重,土壤透气性差,根系扩长相对更难。土壤粘重板结是影响云南葡萄栽培模式另外一个种植环境。如果稀植栽培,倘若叶幕已经摆满,根系的供水是达不到蒸腾作用所需的水分。事实上,云南很多地区做稀植,架面都很难摆满,严重影响产量。与元谋的基地朋友沟通,元谋也有人尝试过大树型栽培,基本都以失败告终。很多园子基本架苗都不能不满,而且很多基本没花。这两个独特的栽培环境决定了云南的葡萄种植要偏密植。
      葡萄咖在基地也发现这种情况。稀植模式下,远离主干的枝叶表现生长弱,缺水萎阉,靠近主干部分的枝叶长势正常。株距超过2米以上,在大风天气,如果外部增加空气湿度,极易出现缺水障碍。
稀植栽培的阳光玫瑰,单株的长势不均匀
远离主干,长势弱,缺水萎阉(局部图)
靠近主干部分,长势正常
       这么看来,决定于当地独特的种植环境,葡萄咖认为密植栽培在云南是必然结果,但我还是反对那种亩种800-1000株的超密植栽培的做法,这种做法过于极端。如果真想在云南做稀植栽培,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必须考虑。1.增加微喷,提高空气湿度;2.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通过起垄等技术手段给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以上就是葡萄咖对云南葡萄密植栽培的一些个人见解,希望大家讨论。
本文系葡萄咖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作者。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14
阳光玫瑰,飞鸟架什么模式?

内容来自iPhone手机客户端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